粵邊境,將林虎徹底逐出廣東。
第六十節 心思
中山去世的訊息是13日傳到興寧的,其時東征已無大下興寧後校軍進入休整之中,追擊林虎的任務由粵軍陳銘樞旅和警衛軍吳鐵城旅進行。
棉湖兵敗後,林軍見校軍旗幟則走,林虎本欲堅守興寧,等待時局變化,蔣介石採用圍三闕一的方式,集中兵力三面進攻,本以為會有場惡戰,結果一個小時進城,東征軍傷亡不到百人,卻繳獲大量林虎儲存在興寧的武器彈藥。
14日,興寧北門外大刁屋壩,壩的北方搭起一座簡單的頂端的橫幅是“追悼孫總理暨東征陣亡將士公祭大會”,橫幅四周松柏環繞,白花點點;臺上正中央掛著孫中山的大幅照片,照片正上方是一朵巨大的白花,白花兩側懸垂兩條黑紗纏繞相框,白花之上懸掛橫幅“高明配天,博學配地”,相框兩側的輓聯是“主義揚中外,精靈炳日月”。陣亡將士的輓聯是:“討逆立功先我死;衝鋒摧敵世盡驚。”橫額為:“主義之花”。整個會場莊嚴肅穆。八名校軍教導團戰士分列左右持槍護祭。大壩上集滿參加公祭的各界群眾,人人臂上都帶黑紗胸前配白花。
莊繼華雙目含淚,與鄭洞國並立在全營之前,不過就算他身邊的鄭洞國也不知道他並不是真正悲傷孫中山,因為自孫中山北上之後他就當孫中山已經死了,今天他的悲傷主要還是來自對陣亡將士的傷痛。
東征以來,幾次重大戰役均由校軍發起或為主力,特別是棉湖一戰。教導一團傷亡慘重。包括三營黨代表蔡文舉在內地官兵陣亡接近一半,其中劉峙地三營賞格連長陣亡兩個,九個排長陣亡七個。戰後蔣介石巡視戰場。心疼得差點當場落淚。俄國顧問也一改往日的輕視,加侖告訴全軍官兵,蘇聯紅軍以勇敢聞名,但棉湖這樣的仗,紅軍也很難打下來,並當場解下自己地佩劍送給何應欽。
會場上校軍上下被悲痛籠罩。三千兵馬出黃埔,現在傷亡即達三分之一,其中不乏好友,一個多月前還在一起訓練,一起討論革命,講述理想,現在卻已經天人兩隔,戰鬥時讓他們無暇思考。現在悲傷難以壓抑的湧上心頭。這種感覺不是其中的人很難體會到。
蔣介石主祭,宣讀祭詞:
“維中華民國14年314,弟子蔣中正致祭於總理孫先生之靈前日:嗚呼。|:託命耶別北上,以軍校既成、繼起有人、主義能行、雖死無憾之語語中正,而於昔年蒙難之地,留此明教以為紀念,豈兩之奠早夢見於吾師耶,…。”
在莊繼華看來蔣介石的祭文中最重要的是“繼起有人、主義能行、雖死無憾”,蔣介石什麼意思呢,這是對大家說,總理將後事委託給我了,什麼後事呢?推行主義,那麼怎麼才能推行主義呢?軍校校長的身份肯定不行。
莊繼華心中讚歎蔣介石要官地手段比起前世的很多人高明多了,這篇祭文肯定要發給廣州的國民黨胡漢民,北京的中央委員們,只是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看懂。
當然莊繼華這是瞎擔心了,有人看懂了的,而且不止一個。
蔣介石宣讀祭詞後,帶領全體校軍官兵向總理宣誓:“我陸軍軍官學校全體黨員,敬遵總理遺囑,繼承總理之志,實行國民革命,至死不渝。謹誓。”
林虎逃離廣東後,洪兆麟部在福建督軍周蔭人的支援下,開始對閩邊界展開騷擾,粵軍第二師在大浦、茶陽、松柏關一線還有小規模戰鬥外,其餘各地的戰鬥都已平息。
公祭的第二天,蔣介石在水口乘小火輪前往頭與許崇智商議東江地善後事宜。過了坑之後,沿途見不少士兵把守河道,檢查過往船隻,俞濟時靠近蔣介石低聲說:“這是粵軍第二師在搜查林虎部隊的流散官兵。”蔣介石冷冷的反問道:“是嗎?”
俞濟時蠻有把握的說:“是地,我軍進展太快,很多小股林軍來不及退走,在這一帶流竄。”蔣介石聽後不置可否,俞濟時看看天色,提醒到:“校長回艙吧,就要下雨了。”蔣介石搖搖頭,其時船舷處是淋不到雨的,俞濟時主要還是擔心安全,這一帶地林軍還未清剿乾淨,留在艙面很危險。
見蔣介石不肯回艙,俞濟時給一旁的王世和遞個眼色,王心領神會轉身就去安排警戒。
天空中輕輕揚揚飄下絲絲細雨在水面擊在水面,蕩起點點漣漪,細雨中不時漂過一兩艘小舟,在小火輪激起的波浪中起伏。
雨水洗刷了空氣中的塵埃,和軍人身上的硝煙;雨水也同樣驅走了喧囂,只剩下曠野中的寧靜。
蔣介石很享受的在船上欣賞兩岸風光,不時與俞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