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9部分

誇張的叫喊,不斷渲染此事,導致百姓對於士族也產生了牴觸的情緒,這也太無法無天了,當街殺人,雖然最後沒有殺人成功,但總是讓百姓感到有些憤慨。

而整件事的關鍵就在毛鑫身上。

毛鑫從刑部出來的訊息昨日就已經傳開了,一時間又是議論紛紛。

雖然官府給出說法,是毛鑫自己要求和解的,不是刑部不作為。

但是民間對於這說法,是最不認同的。

大家都認為定是官官相護,官員迫於貴族的淫威,逼迫毛鑫和解。當這一言論得到大家支援,那大家當然都認為這事的受害者肯定是毛鑫,要是士族子弟的話,那官府豈會輕易罷休,這案件得多麼鐵證如山,官府才會逼迫對方和解,而不是倒打一耙。

各種陰謀論,說毛鑫在刑部受了多少私刑才被迫點頭。

如此一渲染,寒門士子開始變得越發團結,因為你們這麼黑,將人打的吐血了,都不聞不問,如果我們不團結的話,豈不是任由你們欺負,這其實寒門士子為求自保,抱團取暖,因為他們心想對方一定報復他們的。

這樑子已經結上了,只會惡性迴圈,只有繼續抗爭下去。

因此反士族的論調越發激烈,甚至有人批判刑部的寒門官員,沒有骨氣,給貴族當狗。

橫豎都是死,還不如搏一搏!

因為寒門士子其實就是百姓,只不過是讀書人,也可以說他們是離百姓最近的讀書人,百姓耳濡目染,肯定也站在他們這邊。

四大家族萬萬沒有想到,事情會演變成這樣,他們原本以為韓藝的反擊只是就事論事,針對那拒絕的權力辯駁,引經據典是他們擅長的,他們就可以持續根據韓藝的言論,提出自己主張和思想,表現下自己的學識淵博,在批判韓藝的同時,還能增加自己的名望,一舉兩得,這買賣太划算了,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韓藝會這麼大膽,對於什麼禮法,什麼拒絕的權力,那隻字不提,直接挑起士庶之爭,這就玩大了,面對日益高漲的反對聲,四大家族也陷入恐慌中。

開場論道,必須開場論道!

。。。。。。

“雲景兄,待會崔老先生他們會在曲江池論道,你去不去聽?”

“我說寒節兄,你怎還恁地不知廉恥。”

“我知道你什麼意思,但是學問不分貴賤的,能夠多學點,有何不可。”

“什麼學問?狗屁!你想想看,那崔老頭以往什麼時候這麼般勤快的開場論道,他們一直都是高高在上,即便論道,也只是跟王家、鄭家、盧家的人討論,咱們側耳去聽,都會遭受他們鄙視。可是自從韓小哥提出拒絕的權力後,他們就天天開場論道,還廣發訊息,讓咱們去參加。這倒也罷了,可是你聽聽,他們說得是聖人之道麼?他們分明就是在狡辯,完全就是針對韓小哥的,無非就是想利用我們抬高自己的名望,其用心之險惡,簡直令人毛骨悚然,他們真是白讀了這麼多的聖賢書。要去你去,我是絕不會再被他們利用。”

“好好好,你消消氣,當我說錯了行不,走走走,咱們去萬福樓,這總行了吧。”

。。。。。。。

這一日萬福樓、第一樓、得月樓三大酒樓全部爆滿,幾乎有一大半人都是站著的。

萬福樓、第一樓全都是寒門子弟,而得月樓就全都是貴族子弟。

陣營劃分的非常清楚。

這萬福樓的掌櫃萬季春躲在小屋內,聽得外面那些言論,一個勁發抖,這真是太可怕了,他寧可不要這些客人。

曲江池。

一頂轎子急走在河邊,行得半響,來到一處山腳下,轎子停了下來,只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從轎子裡面走了出來,佝僂著背,杵著柺杖,身邊兩人立刻上前攙扶住他。

此人正是博陵崔氏的家主,崔民幹,就是他在氏族志上與李世民齊名,此時已是八十高齡了。他就是典型的唐朝士族,雖無官職在身,但是出身卻是非常之牛逼,他是北魏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吏部尚書崔孝芬的曾孫,隋朝大將軍、汲郡明公崔宣猷的孫子,隋朝虞部侍郎、固安縣公崔叔重的兒子。

什麼是出身?這就是出身。

“老爺,你慢點,你慢點啊!”

身邊那管家攙扶著老爺子走在這崎嶇的山路上,那是心驚膽戰,這摔一跤的話,估計都沒得救了。

但是沒有辦法,這古代的學問大家,講究的是一個格調,絕不會在鬧市中開場論道,那是市井之地,一般都是在半山上,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