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香港社會其實就是這樣,理論歸理論,實際歸實際,堅持藝術的最後全都瘋了死了。類似於梵高、卡夫卡;但一邊高喊著藝術,一邊向商業妥協的,則全都發了大財。
那些影評家更多時候只是過過嘴癮而已,真正能從影評家轉型為成功導演的,微乎其微。正應了中國那句老話,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肩。
在許貫武一力堅持之下,批評民初功夫片氾濫,與批評桂治洪大玩暴力血腥的文章,最後還是收錄到了《東方魅影》創刊號中。
在報社原有員工都不作為之際。舒琪這位還未正式畢業,剛剛才進雜誌社的新人。唰唰唰揮筆寫了幾篇言辭中肯的文章,其中有對許氏電影的稱讚,也有對許氏電影的批評,每一篇都言之有物。既沒有誇大也沒有避諱,交上去之後立刻得到了許貫武的讚許,隨後火速將他提拔為《東方魅影》的主筆,專門負責撰寫關於許氏電影的評論文章。
這些老員工一看,由這個毛頭小子當了主筆,不禁悔的腸子都青了。早知道老闆是認真的,我早就開罵了。誰想到現在會被這小子爬到頭上去?!
這些編輯和記者之所以不敢亂寫,除了怕寫了之後會得罪公司之外,其實也是因為天天報社的待遇實在是太好了。工資都比其他報社高五成,又有休假又有津貼還有福利,比其他公司的同業要幸福多了。這樣一來還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摸老闆的老虎屁股?!
而舒琪則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氣盛正是有衝勁兒的年紀,自然不會像這些老員工一樣,想那麼多有的沒的。而許貫武也正是欣賞他這種勇氣和膽識。
封面照片搞定,電影評論搞定,影視動態搞定,剩下就是電影新人介紹,與影史鉤沉環節了。
電影新人方面,許貫武欽點的是新人王呂靚偉,他憑藉去年出演的《男盜女唱》,一舉獲得了數百萬港幣的票房,成為香港最有名的影星之一。人氣方面已經足夠,而且呂靚偉人長得也帥,做雜誌內頁人物也相當上相。
其實在電影新人方面還有其他人選,比如去年剛剛出演《天涯明月刀》的爾東昇,今年也首次擔綱主演出演《楚留香》,也是相當具有話題性的人物。
和爾東昇一樣的還有溫拿樂隊,去年出演的電影《大家樂》同樣票房火爆,而且他們也是東亞最紅的偶像樂隊之一,他們的唱片在日本市場都取得了非常好的銷售成績。同樣具有相當的人氣與話題。
但許貫武最後還是拍板,由呂靚偉來當創刊號的新人王。之所以選他是因為呂靚偉是徹頭徹尾由許氏培養起來的新人,不像溫拿在加盟許氏之前,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也不像爾東昇之前在邵氏跑了多半年的龍套。
而且星輝藝校馬上就要開始新一輪的招生了,這一次是星輝藝校與無線藝員訓練班合併之後的第一次招生,所以許貫武很想招一批有實力的學員。最後就是提前把那些未來的巨星招過來,那許氏之後就真的不愁沒有藝人用了。
前年招收的學生現在已經正式畢業了,經過在許氏一年的實習之後,有人展露出了才華,已經陸續上位,成為攝影師、副導演、配角等等;也有人承受不了這樣繁重的工作,而選擇了離開;還有人正在最下面熬著,期望有一天自己能夠成名
總而言之,這第一批學員的表現,公司上上下下還是比較認可的。覺得許貫武花錢培養他們,心血還真是沒有白白浪費。
而去年招收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之後。今年也開始要進入公司實習了。而今年這些學員除了可以進許氏之外。還可以進tvb電視臺工作。不過他們的表現究竟能不能比前輩更好。大家也都在拭目以待。
而今年第三批學員招募也要開始了,許貫武對此報了很大的期望。
影史鉤沉方面,連默生打算分幾期來講解香港電影的起源。由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電影講起,講到香港人第一次拍攝電影,講述香港電影在抗戰之後的發展,講述粵語“七日鮮”電影的由來,講述左派與右派的抗爭,講述邵氏與電懋的紛爭。講述嘉禾與邵氏的紛爭
內容大概就是這些,而文法則效仿演義小說,務必要寫的雅俗共賞,趣味橫生。而不能乾巴巴的好像背資料一樣。
講述了這大致發展的歷史之後,連默生打算再八卦一些影史方面的趣事,比如香港電影中第一次出現的女性角色,其實是由男人裝扮的;比如某粵劇大老倌兒前面拍戲,後面就躺在沙發上吸大煙等等
雖然許貫武下禁令,絕對禁止刊登明星們的八卦新聞。但這些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