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在龐大的艦隊護送河之畔集結,在修整了近半個月之後,這支已經整整有三十年沒有踏上過戰場的軍團進入了長安城外的平原,等待著長安武庫的軍備調撥。
長安城的城牆上,李昂看著以嚴整的軍列行進的重步兵軍團,有了種似曾相似的感覺,他好像看到了共和國閱兵式時,最精銳的方陣。
“他們雖然沒有經過陣仗,可是卻千錘百煉,只需要一場戰鬥,他們就會成為平野上無敵的雄師,除了重灌虎豹騎,沒人能在正面攻破他們的防線。”總長看向身旁的李昂,聲音低沉,“他們這些年除了吃飯睡覺,所有的時間都在訓練。”
“他們每個的年齡在三十歲上下,只需要一場戰爭,活下來的人就是最優秀的火長,隊長,都尉。”總長的眼裡閃著精光,軍堂早就有了龐大的戰爭計劃,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刻。
“以後擴軍的主力是步兵嗎?”李昂聽出了總長的言外之意,城外的三萬重步兵將被當成未來的軍官培養,如此龐大的步兵軍官團體,實在是令人有些難以想象。
“這三十年來削減武備,最大的弊端就在於戰馬,現在大秦能夠稱得上戰馬的馬匹數目不到四十萬,想要恢復到三十年前,起碼需要十年。”
戰馬的數目不足,李昂皺緊了眉頭,大秦的騎兵對於戰馬地要求實在太嚴苛。一百五十年下來的血統譜系培養出來地優良戰馬,讓他們對於草原上普通的馬匹根本不屑一顧。
“軍堂打算給這些重步兵每人配備兩匹挽馬。組建機動重步兵,以擔負騎兵不足時的野戰。”總長看了眼李昂,似乎知道他心裡所想的一般。
“這次名義上是對波斯的作戰,實際上是全面接管河中(中亞),前期作戰,以壓制為主。在建立起穩固的河中後勤體系前,不會對波斯發動決戰。”總長沉聲道,“在此之前,你肩上地擔子很重,這一去或許就是好幾年,這幾天多陪陪家裡人吧!”
“戰爭,終於要開始了!”看著如同血一樣鮮紅的夕照,李昂自語了起來,目光悠遠。
長安城,隨著金陵重步兵軍團的到來而沸騰。老人們又回憶起了三十多年前,那場在遙遠的海西發生的戰爭。訴說著那時的英雄事蹟。
各大軍武世家的子弟,開始湧向軍隊,他們渴望著像先輩一樣,建立不世的武勳,即使戰死沙場也好過在長安城過著平淡的生活直到老死。而且,即使那些不想參軍的子弟也被家中地長輩強逼著加入了軍隊。軍武世家子弟的歸宿是戰場,他們因為先祖地戰功而得到的蔭萌,就得用他們的血去償還,為這個國家戰鬥到最後一刻。
太學裡,去儒家聽課的學子數量銳減,當戰爭來臨時,孔孟的話毫無用處,他們寧肯去學法家,墨家,兵家。醫家,農家。也比學儒家背誦那些無用的道理好,儒家本就是給那些化外之民學地,磨去他們的野蠻,教會他們什麼叫禮儀而已。
兵部後勤司,黃淵總是顯得生硬而冷漠的臉上露出了苦笑,那些有門路的同僚都在紛紛請調,而他卻還要在這個千年窩裡呆一輩子,難道自己的人生就是在這裡計算物資,直到老死嗎?黃淵呆呆地看著面前堆積如山的公文,心裡自問著。
李昂走入略微顯得有些冷清的兵部後勤司,他是來找黃淵的,即將去河中的他需要人才,那種沒有任何背景的乾淨人才,長安都護府裡地軍官,太多都是世家的直系子弟,他很難去相信這些人。
走入辦公地內室,李昂看到了埋首於公文堆裡的男人,還是如初見時的一臉冷漠,面部僵硬,似乎永遠不會有任何表情。李昂看著他,想到了他的資料,黃淵,字觀瀾,忠武伯黃忠的旁系後人,現年三十二歲,家道早已中落,雙親早亡,從小在西城長大,靠著母舅的接濟,才得以免去孤兒院,十六歲時參軍,二十歲時因為得罪軍中長官,被調離至兵部後勤司,一直任職到現在。
為人孤僻,不擅交際,自從母舅五年前亡故後,除了晚上會去居所外兩條街的小酒肆喝酒,再無和別人交集,不過每個月的軍俸大半都接濟給了西城的窮苦人家。
錦衣衛調查的情報到此為止,可以說這個黃淵是個孤僻到極點的人,幾乎沒有任何嗜好,就連每天晚上去兩條街外的小酒肆喝酒,在李昂看來,也只不過是為了排遣寂寞才去的,就和他以前一樣,每天晚上會去酒吧裡喝酒,只有那樣他才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人活著。
黃淵抬起了頭,他聽到了腳步聲,儘管很輕,可是他還是聽到了,他抬起頭,看向了走來的年青軍官,看到那張臉,他愣了愣,這張臉他認識,儘管眼前的人和七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