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宮,沒有情報的來源,居然還這般堅信臣下可以獲勝。真是叫臣下感激涕零有忐忑不安呢。”漢獻帝不置可否地笑道:“說真的,從我小時候第一看見太史慈你為止,一直到現在我還沒有看出來有什麼事情是你太史慈辦不到的,所以才會這般肯定。”
史阿在一旁卻有點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只是含笑地看著兩人的對話,多少回他希望兩人可以不再是敵對的雙方,不再說話之中爾虞我詐,可是隨著漢獻帝地昏迷不醒,這個願望變得不切實際起來,可是現在這個願望居然變成了現實,昏迷地漢獻帝居然甦醒過來,當然令史阿感動得有點不知道說什麼好。由劍道而到天道,看透了時間生死成敗的史阿當然明白,人世間無外乎“得失”二字,得與失其實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是世人只習慣於得到,卻不知道自己到了老死的那一天中將會完全的失去,故此才會對自己手中的一切斤斤計較,不明白這些東西不久之後便是他人之物,唯有那些不朽的精神將會被永存。
故此,懂得捨得和勇於捨得的人才是人生的智者,可惜這種人根本就是萬中無一的,數盡天下也不過三五人懂得這個道理,而漢獻帝現在就是其中之一。否則,今天漢獻帝面對太史慈就不會有如此的態度了。
漢獻帝看著有點不知道說什麼話好的太史慈淡然道:“在我看來一個原本擅長於交際的人突然便不知道怎麼說話了,不是因為他自卑,就是因為他子傲,太史慈你是人中龍鳳,這人世間沒有任何人可以使你低下高昂的頭顱,我知道,每一次你和我說話的時候都會感到十分別扭,那並非是因為你有野心,而是因為你在遷就,遷就一個遠遠不如你卻又總是想和你作對並且給你不應有地阻力的人。”太史慈聞言大愕,他沒有想到年紀輕輕的漢獻帝會說出這番深諳人性話來,真的是一針見血,說到他的心裡去了。
漢獻帝看著欲言又止地太史慈。一擺手阻止太史慈說話,微笑道:“太史慈你不必在意,要我把話說完,實際上在我假裝會米這段時間,我考慮了很多的問題,更想起了很多的事情,最後還想起了當年父皇對我說的平安是福的話語。又看到青州政策在天下間推行的十分順利,並且造福於天下百姓的時候,這才明白原來天下間並不需要我這個大漢皇帝地存在,反而是你太史慈,可以引領天下萬民走上康莊大道,果實富足的日子,別人都不行。”太史慈聞言再次大愕,他想不到今天漢獻帝和他說起話來居然完全是開誠佈公,沒有一點點的顧忌。更是拋開了君臣之間的那層生硬的溝壑。
漢獻帝深吸一口氣道:“而這。也是我沒有公開我已經醒過來的事情真相的原因。希望太史慈你能明白,因為我已經決意把握自己昏迷到底了,希望天下的百姓漸漸淡忘還有我這麼一個毫無實際用處的皇帝。”太史慈心中掀起軒然大波,這個時候才明白漢獻帝自第三次長安之亂之後一直以來地心理,原來漢獻帝門就有讓位地意思,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而這次刺殺的事件則給了漢獻帝一個絕好的機會。
太史慈明白漢獻帝的意圖,漢獻帝是想要就此把權力讓給太史慈,而至於他,對外界說是永遠昏迷不醒也好,突然死亡也罷,便可把這件事情圓滿地解決。若是在平日裡。即便是漢獻帝主動的讓位也會有若干不妥當之處,對外來說。其他諸侯會說這是太史慈脅迫的結果,而對內,除了太史慈和史阿之外,青州軍中其他的臣子難保不會有殺死自己地心思,畢竟像他這種人活著就是一個威脅。
而現在則不同,漢獻帝藉著劉備等人刺殺自己的事情順勢下位,實在是理想。太史慈聞言深吸一口氣道:“聖上,明人不說暗話,其實事情正如最後聖上所預料的那樣,很多地事情一旦開始就不可能停止下來,主上今日的選擇實在是最好地選擇,我會為聖上安排一切的,先皇說的對,平安是福。”漢獻帝微笑道:“若是別人說這話,我定會說他野心勃勃,迫不及待地想要篡位,不過你太史慈總卻不是,我知道你在做著一些別人絕對不會做的事情,若是單純的為了統一天下的話,你太史慈總早就可以做了,你所做的事情是天下間別人完全做不來的事情,我有感覺,若是換成別人統一天下的話,包括我在內,用不了多長時間,天下便會重蹈大漢的覆轍,只有你太史慈才可以避免這一切。”
太史慈聞言大為感動,因為能夠理解他的這份苦心的人沒有幾人,即便是在青州軍中也只有管寧等一些高瞻遠矚的內政人才才可看得出來太史慈的真正意圖。現在漢獻帝這個原本的敵人居然看出了自己的想法,故此分外令太史慈感動。
當下臉上露出感動的笑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