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只怕都未必太平……”
兩人對視了一眼,小張氏忽然道,“夏國這一鬧,只怕南黨要更得勢了。”
宋先生點了點頭,“只盼右軍無事,關西亂局能儘快平定,否則,朝中傾軋更烈,國家上下,說不得又是一番風雨飄搖了。”
為二女兒終身有定而來的喜悅,在國家大勢跟前,彷彿是那麼的渺小,這一夜,不論是宋先生、小張氏,又或是洛陽、宜陽一帶已收到訊息的各色人等,全都沒有睡好。
39訓斥
關西戰事又起;這個訊息;自然是佔據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甚至是看似深居洛陽腹地,受到許多雄城屏障,遠離火線的宜陽書院,其實也無法擺脫戰爭的陰影;有些學生家中是關西大族;此時自然是心情沉重,有些學生卻是乾脆就有親戚在軍中為官,鎮守前線的;當此更是心事重重,患得患失了。
便是連女學中;也有幾名學生大受影響;譬如說宋竹一向不大喜歡的趙元貞,從西軍兵敗的訊息傳來開始,便沒再來上學,聽聞人已經是返回洛陽去了——曹國公兵敗,國公府自然大受影響,不過即使他們家能挺過明年戰事平息以後的清算,這也和趙元貞沒多大關係了,曹國公父子四人都殉了城,她的未婚夫就在裡頭。又是未婚夫,又是親表哥,趙元貞現在也不便若無其事地繼續上學。
戰事最是驚風秘雨的時候,整個西京城都是一夕三驚,謠言更是層出不窮,最誇張的時候,女學幾乎已經無法維持——聽說西夏的軍隊不日就要打到洛陽城下了,書院中的男學生還好,到時候大不了就騎馬回城,而必須坐車回家的女學生們,卻因為家裡人不放心,而早早地就被接回了家中。
不過,局面卻要比大家估算得還好一些,雖然關西大軍,中軍是潰散了,但右軍到底是擋住了西夏狂風驟雨般的攻勢,外加洛陽守軍反應迅速,出擊援助及時,關西幾座重要的關口並未失守,到底是頂住了夏人的進攻。到了冬天,聽說前線已經開始往前突進,預備收復失地了。
也就是到了這時候,北地民眾方才是紛紛鬆了口氣,不過即使如此,整個北方一冬也是亂象頻出,不但有許多農戶畏懼戰爭做了流民,現在都聚集在洛陽一帶,想要找個營生設法過冬,明年再回去種田,而且關西到洛陽一帶,也是陡然間多出了許多昔日關西中軍的潰兵,又不知是鬧出了多少潰兵為匪,擾亂鄉里的事情了。
當然,在宜陽縣,因為有宜陽書院這麼個龐然大物,且書院士子無不是能文能武之輩,局面又要稍微輕鬆點了。由宋先生和蕭傳中牽頭,縣裡一方面以工代賑,把流民就地編管起來,疏浚水利以此換取食宿,一方面又請書院各學生編成小隊,在鄉間巡邏,以防流民尋恤滋事。畢竟這些士子不說上陣殺敵,在書院起碼也是營養良好,對付那些忍飢挨餓一路跋涉的流民並非難事,再加上書院經過幾年發展,也已經是宜陽最大的地主,他們來排解佃戶和流民的紛爭,倒是不錯的人選。
俗話說得好,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一起讀書的時候,也許單看卷子詩文還覷不出一個人真正的本事,但等到眾人撒開來真正輪值去做事了,那麼很多事情就是隱瞞不住。一個人是否能幹、仁德、周密,其實都是有公論的,就算想要作偽,也是裝得了一時,裝不了一世。
讓宋竹十分高興的,便是她未來二姐夫薛漢福的能力頗受好評,其在排解鄉民和流民矛盾時,細心、公道、和氣、仁德,贏得了雙方的一致好評,不但在鄉民漸漸已有了威望,就是流民遇到事情,也經常指名要薛漢福做主,論起‘親民’這點,竟是比三哥宋慄還要突出。他雖然沒有什麼背景,但因為處置民情得當,已經是引起了前來視察的大小官員的注意,並且博得了不少讚賞。若非薛家在聽聞宋家有意以後,已經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送來了提親信,更是費盡心思地輾轉求了西京國子監的一名教授來做大媒,在秋後就和宋家把親事定下了,說不得薛漢福在此事以後,還會得到高管青眼,多出一名出身富貴人家的娘子呢。
宋家三哥宋慄,也是在此次動亂中聲名鵲起——他是主動承包了在較為危險的宜陽北面山腳下巡邏的任務,幾次和潰兵遭遇,更曾射殺過一個剛落草為匪,拉起一支隊伍的匪首,將餘下的殘兵收編回縣中。其敏捷機斷、心狠手辣之處,亦是令眾人稱頌感慨不迭,雖然年紀還小,但儼然又是宋家的一名新星。
至於其餘人如宋家四哥、五哥、蕭禹,都因為年紀還不到十六,所以只能躲在書院裡讀書,並不能出去做事。這其中許多半大小子,都覺得自己被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