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書有那麼大的恩惠,緊要時他去相助一下本就是份內之事。現在……就有點麻煩了。”
☆、56內亂(三)
張無忌沒有來開封等他;委實是出乎了宋青書的意料。這下就有點犯難了,他找張無忌不像張無忌找他這麼容易,明教教主的行蹤的不定,想要給張無忌送通書信都不知道要往哪裡送。
當然了;也可以將書信直接送去明教現今在中原的總壇所在地——濠州;明言請他們將書信轉呈張教主。
只是宋青書要與張無忌說的事情很不適宜錄之於筆墨;寫得含糊了張無忌肯定不明白;搞不好還得誤會點什麼;寫詳細了又怕轉來轉去的在途中被人私自拆看;平白的將偌大一個把柄送去有心人的手上。無奈之下只能決定先等等再說。
宋青書除了要等張無忌;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現在佔著河南的大部分地方,又有十分富庶的信陽為依憑,兵精糧足,士氣旺盛,正是風生水起,可以趁勢再進一步的大好時機,錯過了實在可惜。
其實在宋青書的心中一直有著根深蒂固的思想——好男兒當志存高遠——這是他爹從小就教他的。
當年大家總以為他在武當派中那炙手可熱的地位必然與他武當首俠宋遠橋之子的身份脫不了干係。
其實不然,武當派才是個最要講究實力的地方,你若無能,雖然也不會在眾弟子中很受排擠,但是肯定就不會被師長委以重任。太師父張三丰活過了一百多個年頭,那眼光是何等的厲害通透,只看他收的七個弟子個個都能在武林中享有盛譽就知道了。
因此宋青書即便是天資過人,從小到大也是沒有一天懈怠過,武當派第三代首徒的地位是他憑自己的實力掙來的,與他爹宋遠橋就算有關係,那關係也不會太大。
少年時的宋青書曾經滿腔豪情,武當派的下任掌門對他來說志在必得,繼任之後就要讓武當派在自己手中發揚光大,成為武林第一門派。而他宋青書自然也要隨之成為江湖上人人仰慕的人物。
可惜成為武林高人的志向在他為情愛暈了頭後被親手生生葬送,之後就一直活得藏首藏腳見不得人,好似陷在了一灘泥澤中拔不出來,自然就沒有餘力再去想那些高遠的志向。
這次好心有好報,他因不想委屈了張無忌,一定要確定自己能堂堂正正活下去才與這人在一起,所以提前上了武當山,太師父出手雖重,但總算是沒有要了他的性命,捱過這一年苦刑之後,他宋青書就能夠再世為人,再不欠誰的了。
這一回定要管好了自己,做幾件身為男兒該做之事,方不辜負了父母的養育之恩,也算對得起自己,沒有白白來這世上走一遭。
暫時收拾起了那些兒女情長的心思,休息兩日後就開始調派兵馬,命宋武藝率領兩萬人北上攻打封丘,祁天寶率領兩萬人西進攻打陽武,想要趁著朝廷在四處鎮壓起義軍,疲於奔命,還調不出大股的兵力來鎮壓他這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亂匪時把河南全境佔下來。
此時是大元至正十四年的初春,春寒料峭,還是冷得厲害。
封丘和陽武都是小地方,駐兵都不足萬人,宋青書因身體不好,能不親自去就不親自去。宋武藝和祁天寶跟了他這麼長時間,也算是久經沙場,又是一鼓作氣從去年征戰到現在,正是威風能幹的時候,帶著兩倍於對方的兵力去攻打這兩個縣城,想輸都難。
三月初將兩支隊伍同時派出去後,宋青書就帶同宋武藝居中坐鎮開封。軍中的另一個將領汪大全在他啟程前往陝西的時候就被派回信陽留守去了。
信陽那邊離陳友諒在鄂北駐紮的隊伍很近,相隔不到十天的路程,信陽雖然名義上也是天完的地盤,但一直都是宋青書在管著,只抽幾成地方上的賦稅交給陳元帥就好。那裡既富庶又地勢多變,是個十分重要的所在,他防人之心不可無,定要派一個得力心腹在那一方把守才能放心。
“大哥,大哥,封丘戰報!”宋蓋世高喉嚨大嗓子的聲音遠遠的響起。
宋青書依照老規矩,住在開封府衙後面達魯花赤的房中,高牆精舍,暖被軟床,房子十分之舒服,他平時除了去府衙軍營,其餘時間都在家中歇著,宋蓋世經常就會直接過來找他說事。
“武藝把封丘打下來了嗎?”這日的午後天氣不錯,難得出了太陽,宋青書就讓人在院中擺了張軟椅,坐著曬曬太陽。
“快了,快了,我哥說他已經圍住了封丘,這兩日裡面不停的有逃兵出來,估計那裡的元軍堅持不了多久了。”宋蓋世一邊說一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