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代 序

文兄向濱的長篇小說《風生水起》完稿後邀我代為作序,此舉讓我受寵若驚,同時又心存顧慮:其一,我寫不好這樣的文章;其二,對作者來說其作品往往代表了他的思想和生活,這種思想與生活原是分不開的,個人的思想改造生活的環境,生活的環境反過來也影響個人的思想,而我的序是不能代表其小說創作的思想與生活的。

中國文人一般都有一種神仙哲學,在我眼中文兄是文人,而他自詡為文人中的詩人,因為他一直奉行用思想行走,用心靈寫作。詩人就更能體現這種神仙哲學了,因為詩人的生活、文學、藝術以及他崇拜的淳樸都可以代表其內心奇幻的世界,他們在文中會無意識地加綴那種“天地闢開”的稚氣和樸質的神話,形成一種浪漫的思想與天然的經典風尚。因此,在寫此序前我反覆看了文兄的文章,這也是“觀其人,不如品其文” 。

“風水”一詞,典出晉人郭璞所著的《葬經》:“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文兄的職業是建築設計與裝飾,寫作是他的一種精神追求。《風生水起》不僅使我閱讀到一個在知識經濟下的商戰故事,還欣賞到他對建築藝術和風水關係的完美詮釋,這也是我陶醉於這部小說中的原因。對小說而言,一般的作者能提供給讀者優美的語言、曲折而耐人尋味的故事就很不錯了,而《風生水起》卻包含了知識性、趣味性及人類如何順應自然的深刻哲理。

《風生水起》是一部商戰小說,小說的故事性、閱讀性和商業競爭的激烈性、殘酷性,在此我不想提及,讀者自可去體會。我想說的是文中的另一種文化,因為我被“陰、陽、風、水” 這種古老的文化屬性深深吸引了,它讓我時刻感受到,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神秘性不得不讓人瘋狂地去學習解惑。

《黃帝內經》說:“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故不可獨信命也。”我想大多數人和我以前一樣,對這樣的話不以為然,認為通風、採光的住房就是好宅了。現代風水學在建築與居家設計上可以說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瞭解陰陽、不懂得五行風水就不知大自然有另一種神奇。文兄將自己對風水的獨特見解,融入到《風生水起》的故事中,給了我極大的啟發和很多的感悟,作為朋友我想說聲謝謝!

文兄善酒,此文值一壺。小二上酒,有佳文下酒,來個痛快!

吳蒔

己丑年十一月十五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一章 粉墨登場(1)

舒童對於自己目前的精神狀態非常不滿,在面對新一輪的商業競爭時,他明顯地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他潛意識覺得自己正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制著,這股力量擾亂了他的思維,阻礙了他的發展。

這種異樣的感覺,就是產生靈感的源泉。透過推測他發現自己命相中今年會有一道坎,必須找到化解的方法才能邁過去,否則,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謂化解,無非就是調整心態、改變環境。透過調整心態,讓自己的思想更活躍,思路更寬闊,更有自信心。改變環境,其實就是從風水的角度對周邊的環境做些調整,去劣存優,順應自然,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這是他多年來研讀風水學產生的感知能力。

靈感絕不僅僅來自於尋找,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尋找得到的,它與一個人的生活閱歷、知識儲備、自身修養密不可分。閱歷豐富的人,靈感自然多於閱歷淺薄的人;知識面寬的人,靈感自然多於孤陋寡聞的人;善於動腦的人,靈感自然多於不愛思考的人。

這些日子舒童總愛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梳理自己的思路,想想辦公室或者家裡有沒有不和諧的地方。但他尋思了許久也沒有發現什麼大問題。有一次他在報紙上看到了一篇歌頌母愛的文章,突然覺得自己應該回趟老家看看老父親了。

舒童很小的時候母親就病逝了,父親怕他受委屈一直沒有續絃。舒童在城裡站穩腳跟後,曾多次勸說父親到城裡來和自己一起生活,可年邁的父親怎麼也捨不得離開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舒童只好尊重父親的意願,將父親留在了鄉下,但只要一有空他就會回去看望父親。

舒童獨自開著車前往老家,汽車平穩地行駛在寬闊的洪萬公路上。望著公路兩旁一望無際的田野,舒童心裡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心情也因此變得愜意起來。路邊有個十二三歲揹著書包步行的學生,看到這個孩子,舒童突然想起了自己上初中時的第一堂英語課。

英語老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