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漫不經心的老了一眼張湯的坐姿,十分舒心。怪不得皇帝一向偏愛寵臣,寵臣確實也有寵臣的好處。至少要讓人舒心許多。&ldo;宮中所致的茶湯向來喜歡新增佐料,喝起來雖然香甜,但是全無茶葉應有的清香脾人。孤不是很喜歡。遂叫人制作了幾種清茶,張御史不嫌棄的話,不妨嚐嚐。&rdo;劉據將手中的書卷翻了一頁,神色淡淡的說道。聞言,張湯立即恭謹的站起身子說道:&ldo;微臣今日上朝的時候還聽陛下讚歎了一句太子宮中的清茶。不想現下卻有幸品嚐一番,是微臣的榮幸。&rdo;&ldo;坐吧!孤讓大人前來,不過是想閒聊幾句。大人不必拘謹。&rdo;劉據溫聲笑道。再次擺手示意張湯坐下。揚聲吩咐道:&ldo;來人,將前幾日做好的雨前龍井衝一杯給張大人。&rdo;&ldo;諾!&rdo;盞茶功夫,便有一個侍候飲食的小太監捧上了一杯清茶放置張湯麵前。張湯道了一聲謝。拿起桌上的杯盞仔細觀察著。與時下流行的青銅質地不同,太子宮中的杯盞明顯是瓷質燒灼而成。白皙細膩,光滑清脆的底兒襯著天青色的盤龍出雲圖繪,看起來分外精緻。小心翼翼地撥開茶盞,一股清香醇厚的氣息撲鼻而來,讓人聞著心曠神怡。彷彿置身於綿山遍野的春日,心情格外悠遠。微微抿了一小口,一股子的香郁醇厚,還帶著幾分柔滑細膩。滿口的清香宜人。比之時下流行的茶湯可要醇香澄澈愈多。就連泛黃的茶水中漂浮著的綠色葉瓣,讓人看著都十分歡喜。&ldo;如何?&rdo;劉據看著張湯眼角微眯,一臉回味的模樣,輕笑著問道。&ldo;果然好茶。此茶喝著清香醇厚,就彷彿是太子殿下給人的感覺一般,寧靜悠遠,溫潤爾雅。&rdo;張湯回過神來,細細體味了一會兒,方才欠了欠上身,應道。&ldo;張大人過譽了。孤也是俗世碌碌之人,怎能當得如玉君子的美名。&rdo;劉據也笑著抿了一口案几上的清茶,淡然說道。&ldo;人活一世草活一秋,這天下眾人又有幾個不是為名為利的呢?&rdo;張湯笑著藉口說道。&ldo;是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rdo;劉據用茶盞拂了拂茶水中起伏不定的葉瓣,淡淡說道。&ldo;太子殿下好文采。&rdo;張湯由衷的讚道。向來都說這位深居內宮的太子殿下仁厚純良,文采斐然。他還不信,以為都是他人奉承著陛下所形容的阿諛之詞。畢竟這些事情他也做過不少,今日一見,旁的不說,光是這從骨子散發出來的風雅,就是十足十的了。&ldo;這是聽旁人說的。&rdo;劉據隨口解釋道。看著張湯不以為然的模樣,也不再多嘴。畢竟他也不能明說這是後來司馬遷寫進《史記》裡面的話。就是說了又有誰信?&ldo;昨日太子殿下進獻的紙張已然轟動朝野。如今看來清茶杯盞的風靡也不遠矣。可笑微臣閒暇的時候也喜歡享受人生,研習六藝。如今和太子殿下相比一番,倒真的是附庸風雅了。果然微臣還是個俗人啊!&rdo;張湯讚美之詞不絕於口。和旁人不同,作為漢武帝一朝最得聖心的酷吏,張湯自問對於陛下的心思還是略知一二的。見慣了陛下對待寵愛之人如同貓狗一般的不在意,對於這個被皇帝陛下放在心尖兒上異常寵愛的人,再怎麼奉承也不為過。有這個機會,張湯樂意巴結著。&ldo;張大人貴為朝廷九卿大員,有閒情逸致享受一番自然是好。可是總得確保自己有命享受才是。&rdo;劉據慢條斯理的將不小心飛落進杯盞中的小蟲子剔出去,一邊意有所指的說道。&ldo;……太子殿下何出此言?&rdo;張湯沉吟片刻,暗自檢討一番自己確實沒有得罪過這位太子殿下,不由得開口問道。&ldo;張大人自少年時在父皇身邊,深得聖心。歸根結底就是張大人能夠明白父皇所想。所做一切都是為了父皇安好。父皇想做而沒開口的,都被大人搶先做了。父皇想做而不能做的,也被大人一併做了。所以時至今日,大人行事乖張,目無法紀。父皇也可以說是放任著大人。不知孤說的可對?&rdo;劉據將手中的書卷輕輕放在桌案上,緩緩開口說道。&ldo;……太子殿下明鑑。&rdo;張湯慢慢放下手中的茶盞,低頭應道。&ldo;如果有一天,父皇發現目無法紀,所行之事都是因為你一己私慾。你說父皇會怎麼想?&rdo;劉據站起身,逆著日光走到張湯跟前,輕飄飄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