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瀛U任命阿爾娃做了思羅醫院的院長?關瀛U是誰馬衛國並不知道,只是聽章馨怡說過;那天晚上把塗鎮山送來思羅醫院進行搶救的人就是關瀛U。
這麼說關瀛U是個抬擔架的?抬擔架的人有什麼來頭,會將一個護工任命為院長?
不錯,阿爾娃在做修女前是上過大學,學得也是醫院管理,可是她一直在做護工,有什麼管理醫院的經驗?
這真是嗑瓜子嗑出臭蟲來,意想不到的事,馬衛國憤怒了。
馬衛國憤怒的原因不光是因為阿爾娃做了院長,更嚴重的是他已經是個變節分子了!
馬衛國做了變節分子?這怎麼可能!他是思羅醫院的院長,曾經被第一戰區總指揮宋將軍委以重任;來籬笆街13號時間並不長,咋就違背自己此前的諾言?
其實在華夏民族抵抗日本侵略者長達數十年的戰爭中,做了漢奸的變節分子,一開始都是身居要職;但由於意志上的軟弱,最後都無恥地做了狗。
而在日本鬼子鐵蹄蹂躪華夏大地時,如果沒有這些敗類的幫助,單憑小鬼子的軍隊是很難向前推進的。
漢奸在抗日戰爭中,就像一針腐蝕劑,發揮了極其兇殘的破壞作用。
馬衛國是留美學生,也有過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就在黑川達熊、堂本大骨、仲間鎮雄三人前來他的辦公室威脅,要他率領思羅醫院的醫生護士歸順大日本皇軍時;馬衛國是堅強的,毫不動搖的;還招來義憤填膺的醫生護士將黑川達熊3人扁了一頓。
然而當他被小鬼子劫持,聽到醫院108面醫生護士被蛇蠍行動隊殺害,心靈上便就受到極大的創傷。
小山鎮魂早就看出馬衛國身上的軟弱情節,分析了華佗和章馨怡不可能屈服;決定用兩個人做誘餌釣出大魚關瀛U和王國倫。
而對骨子裡有軟弱情節的馬衛國,則採取了嚴刑酷打的辦法。
第一次嚴刑酷打馬衛國表現不俗,沒有喪失中國人的氣節;但第二次便就有點扛不住。
到了第三次,馬衛國完全變成另外一種嘴臉,跪在地上央求小山鎮魂和小田切割:“別打咧,你們想得到什麼我全告訴!”
小山鎮魂見馬衛國果然是個軟骨頭,便就呵呵笑道:“老夫沒有看錯,馬院長果然能做大日本皇軍的座上賓!”
小山鎮魂說著,便就詢問國民革命軍第29軍在寶鼎的部署情況和行動計劃;馬衛國瓦口漏倒核桃呱啦啦,將自己知道的全部講出來。
馬衛國是思羅醫院的院長,參加過宋哲元將軍在華北第一戰區部署軍事行動的會議。
就在那次會議上,宋將軍對當前的形勢作了全面的、客觀的分析。
宋將軍認為,日本自民治維新以來國力提升迅速,已經是個先進的工業化國家。
而華夏還處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29軍的槍支彈藥主要靠從德國進口。
從德國進口的武器在某些方面儘管優於日本,但在武器裝備系統化、裝備使用的專業化等方面,29軍大大落後於日本。
以槍支而論,29軍以外購為主,而且比較雜亂;所以經常出現件不配槍、彈不對膛的情況。
反觀日軍的輕武器質量雖不算好,卻實現了標準化、序列化。
重武器方面,中方雖然引進了許多飛機、火炮、坦克和車輛,自身卻缺乏彈藥、汽油等基本的保障能力;使大量裝置經常“趴窩”不能使用。
日本作為一個工業國,對自身裝備能夠有效地保障和維護,作戰時協同配合能力遠遠強於中方。
武器效能的充分發揮,還要依靠操縱者的精神、文化、體能素質和技術水平。
當時29軍的兵源主要依賴抓壯丁,補充的多是農村文盲;許多士兵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國家觀念,不知道為誰作戰、為何作戰,“長官”又根本不把他們當成“人”看待,其作戰意志可想而知。
宋將軍還說,29軍儘管在喜峰口戰役中利用大砍刀殺出威風,可那畢竟是曇花一現;面對日軍越來越專業化的軍隊,29軍完全是束手無策。
基於殘酷的現實和處境,宋將軍制定了以退為守的兩步走作戰方案。
第一步,華北前線與日軍對峙多日的部隊退回寶鼎一線以守為攻。
第二步,寶鼎如果不能堅守,就向河南、陝西方向轉移。
在那次會議上,宋將軍言辭鑿鑿地對馬衛國說:“馬院長,前線的傷兵越來越多,整個華北就數思羅醫院技術最好,我們會將傷兵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