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訓練,所以對於現在的訓練,袁野更傾向於智慧調節訓練強度。
按照操作說明,袁野從儀器側方的儲物箱從取出一雙黑色的感應手套,戴上之後,便選定了智慧調節訓練強度的選項。
隨著手訓練儀器的啟動,那些手指粗的“槍口”中紛紛射出形狀各異的能量體,有梭形的、有球形的,也是方形的。
而袁野所要做的就是藉助這些能量體,透過仔細的觀察,袁野現這些能量體根據形狀的不同,執行的度也不相同,最快的是梭形,其次是球形,最慢的是方形。
這樣的現讓袁野眼前一亮,他知道這樣的設計,是考驗受訓者在雙手高運作下的應變能力。
如果是以前的土辦法,石子下落的度都是一樣的,只要按照落地的先後順序去抓就行了,很簡單也很直觀,而現在這樣的方法就不再適用了,因為這其中受訓者還要考慮到能量體執行的度,從而來進行綜合判斷、分析,先抓那個最為合適。
照比土辦法,這樣專門訓練手的儀器,要更專業,更難,也更有訓練價值。
有了這樣的現,袁野頓時充滿幹勁,開始馬不停蹄的調動雙手,去抓那些能量體。
一分鐘過去,能量體停止釋放,而這時儀器也很快給出了評定:袁野現在的手為14。83非常精確,同樣儀器也給出了兩種訓練建議,一種是適合三級飛行學員的,訓練手在12到14之間的,相對容易,而另一種是訓練二級飛行學員的,訓練手在15到16之間,相對困難。
看著眼前的兩個選項,袁野微微思考了一下,最後還是選擇了三級飛行學員的訓練強度,他之所以會做出如此選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現在對這個儀器還不熟悉,盲目選擇過高的難度,對他熟悉儀器並無好處。
萬事要由易而難,才能更好的鞏固基礎,這樣的道理袁野還是懂的。
形狀各異的能量體再次噴湧而出,數量比之前要多了一些,這並沒有出乎袁野的意料,不過,隨著訓練的進行,讓袁野感到意外的是,這些能量體竟然帶電了,偶爾漏過去的能量體打在身上,讓人覺得又酸又麻,典型被電擊的感覺。
這種程度的電擊雖然不會給人帶來傷害,但卻是異常難受,就如同一個人拿電棍在自己身上亂戳一般。
對於儀器的這種設定,袁野還是能體會到設計者的用心的,如果將拋子法比作一個人在跑,那麼現在就如同放了一條野狗,在後面追著人跑,一不小心就會被“野狗”咬上兩口,這種強制性的手段,同樣也會起到強化的效果。
為此雖然身體雖然有些遭罪,但袁野卻沒有終止訓練,也沒有任何怨言。
一個小時以後,袁野的表情已經糾結到了一起,能量體打在身上的這種說疼不疼、說癢不癢的感覺實在是不好受。
直到自己的胳膊抬不起來,袁野才終止了訓練,然後直接扒在地上,不停的喘著粗氣。
至於其他的儀器,袁野並沒有打算馬上去嘗試,他的精力有限,根本無法去嘗試所有的儀器,貪多嚼不爛的道理他一直銘記,一點一點循序漸進,才有助於成長。而且在儀器的使用說明中也不建議受訓者一股腦的全部嘗試一遍。
有主有次才能起到自己想要的訓練效果。而眼下袁野急於提升的是手,以及對於戰機的基本操作,其他的就緩一緩再說吧。
轉眼,時間來到了晚上七點,天空彷彿被一層黑紗所包裹,休息了差不多的袁野,肚子已經咕咕的叫了起來。
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袁野便徑直朝食堂走去。
五號園區的食堂,比一般的食堂要高檔一些,這裡不但有免費的套餐,也可以花貢獻點訂做食物。
由於已經過了吃飯的時間,所以食堂裡的人並不多,只有寥寥的三兩個人。
袁野進入食堂後,隨隨便便點了一份套餐,便坐在角落裡開始狼吞虎嚥,這是他吃飯的一種習慣,從小便養成了,流浪時是為了防止食物被搶,工作時,則是為了節約出更多的時間,而現在亦是如此,為的是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訓練。
別看只在學校中呆了幾天,袁野已經感覺到了時間的緊張,他所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手需要練、戰機駕駛需要練,而且還要上課,還要彌補基礎知識的不足,這麼一大堆的事情足可以讓袁野每天像陀螺一樣旋轉著。
對此袁野也沒有什麼怨言,他深知自己資質的平庸,想要有所成就,就只能苦練。
就在袁野與食物作鬥爭的時候,華子川與迦納緩步走了進來,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