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父曾向我提過這個盒子,我也一直以為只是祖上傳說而已,沒想到今天真的見到。”我和老張對視了一眼,老張也是一愣,衝我搖搖頭,表示他不知道這件事情。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老人緩緩地說道,“蘇州張氏的鎖技,向來是傳男不傳女,即使是這樣,但凡制鎖絕技,也是非長子不傳。”原來這種封建傳徒制度,張家也未能免俗。老人看著盒子,伸手撫摸良久:“在我年滿八歲那一天,拜過了祖宗牌位,先父正式向我傳授張氏制鎖絕技。教授之前,父親向我講述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關係到張氏鎖行的由來。”接著,老人緩緩地道出了一件故事:
“自古以來,制鎖技術向來以高麗國居首。雖然當時中國無論在經濟、軍事還是文學方面,都可稱獨步寰宇,但在制鎖方面卻更多仰賴於高麗,想是不屑於在這種小事上多費周章。當時中國的制鎖技術,大半傳自高麗,而高麗國幾百年來更是能人輩出,不斷湧現制鎖方面的能工巧匠。到了宣宗年間出現了一位高人,其名已不可考,使得高麗的制鎖工藝達到了登峰造極之境。此人在制鎖方面有三大貢獻:首先是鎖具的加工精度方面。其時的制鎖工藝雖可稱巧奪天工,卻也由於加工精度不夠,但凡結構複雜的鎖,往往尺寸巨大,甚為笨重。而在鎖技中最為複雜的,莫過於花旗暗鎖,由於是暗鎖,尺寸就不宜過大,所以當時的暗鎖製造工藝大受限制,這位高人的發明,無疑成了制鎖行業的福音。第二大貢獻是在暗鎖制鎖工藝方面。當時的制鎖工藝,在暗鎖方面只到‘子午鴛鴦芯’工藝,而‘對頂梅花芯’也只停留在理論階段,由於加工精度不夠,當時製造的‘對頂梅花芯’鎖具尺寸異常巨大,根本無法作為暗鎖。由於加工精度的改良,此人不僅將‘對頂梅花芯’工藝的鎖尺寸大大縮小,而且還發明出一種形狀更為精巧、結構更為複雜,當然,安全性也更高的暗鎖工�藝——�‘天地乾坤芯’,傳說此種工藝是在鎖芯中還套有鎖芯,一共三層,沒有鑰匙,如果不是受過專門訓練,根本無法開啟。”
聽到這裡,我不由得心中升起疑問,如此複雜的暗鎖究竟有什麼用?暗鎖是用來鎖櫃子、盒子之類的東西,盜賊只要用外力劈開不就可以了麼?難道僅僅是對鎖匠高超工藝的一種炫耀?我沒敢插嘴,只聽老人繼續講道:“此人的第三點貢獻,就是在類似於今日所講的自毀裝置方面。”聽到這裡,我不禁一愣,一下子想起祖父第一封信裡的“煙消雲散”,難道指的就是這一點?只聽得老人接著說道:“當時最高階的暗鎖,是專門用在一種特殊的盒子上,這種盒子的特殊用途,就是用來存放極為機密的檔案,諸如遺囑、情報等等,自然需要極為安全的暗鎖。然而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想要偷盜的人,總有辦法將盒子開啟,最不濟的就是直接將盒子劈開。針對這一點,此人挖空心思,結合了他在加工精度方面的手段,製作出一種精巧的刀具,佐以彈簧等機關,安放在盒子之中,一旦盒子受到巨大外力的打擊,刀具就會自己啟動,將盒內檔案全部絞碎,讓盜賊無跡可尋,內中所藏秘密,也就永遠不會洩漏出去。”
聽到這裡,我一下子明白了祖父那句話的含義,同時也不禁冒出一身冷汗。來的路上我還曾想過,若是這次再不能將此盒開啟,我就要想辦法撬開,以我的好奇心之強,能忍到現在,已是著實不易。若不是有祖父信中的叮囑,我恐怕早就這麼幹了,真是好險。這時我又想到了在潘家園瘸三師傅的那段話,難道這個盒子竟是出自於這位高麗匠人之手?
果不其然,只見老人用手指了指這個盒子,說道:“這個盒子,如果我沒有猜錯,就是出自此匠人之手。據傳說,此人作出如此三項發明之後,正逢日本進犯高麗,高麗大將李舜臣將軍在大韓海峽擊敗進犯日寇,舉國歡慶。於是此人集合當時最高的制鎖技術,窮其全部精力,製作出一對當世無雙的暗鎖寶盒,並請當時高麗國著名的雕刻匠人,在盒頂雕上李舜臣將軍在大韓海峽之戰中的著名的兩場戰鬥場面作為紀念,做好之後,就將此盒敬獻給了高麗皇宮。這兩個盒子的製作,可謂巧奪天工,集合了當時在暗鎖製造方面的最高水平。每個盒子共三層,第一層是‘子午鴛鴦芯’,第二層是‘對頂梅花芯’,而第三層,就是‘天地乾坤芯’。而其中最為精巧的,就是第三層,裝有複雜的機關及刀具,任何外力試圖強開第三層,都會觸發機關,啟動刀具裝置,將其中所藏之物絞得粉碎。”
聽到這裡,更證實了我心中的猜測,不由得暗叫好險。老人�繼續說道�:“高麗國一向崇尚制鎖高手,宣宗皇上得到這兩件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