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動總會游擊隊在保德、三岔一帶活動,歸120師指揮。然而,趙、郭皆無真實抗敵之意。戰鬥一打響,趙承綬派兩個炮兵連帶了兩門山炮來配合120師,在神池、五寨以西也派了一點兵,應付差事。郭宗汾則推三推四,一兵未發。賀龍後來感慨地說:“趙承綬算是統一過來了,郭宗汾就沒有統一過來。”他非常窩火。在這種情況下,這一次反日軍“圍攻”只有全靠120師自己了。
“收復7城戰役”的決心已定,選擇的第一個進攻點是岢嵐縣城。王震率359旅兩個團沿同蒲路急行軍,趕到岢嵐,把敵人緊緊地壓縮在岢嵐城內。
傍晚,王震主持召開了旅作戰會議。會上,王震亮開嗓門說道:“太原失守後,鬼子十分囂張,揚言3個月內滅亡中國。我們這次作戰,一定要打出中國人的威風,讓日本人看看,中國還有能戰的!”
會議研究決定控制崗漪河,斷絕城裡的水源,使敵騎兵和馬匹陷於絕境。然後以圍困襲擾的手段,壓迫敵人撤出岢嵐,在運動中把它消滅。同時,立即派部隊堵塞了流向城裡的叉渠,並把各部隊的工事向前推進,以便襲擊搶水的敵人。這樣圍了敵人3天3夜,每天都要打死一些敵人及其軍馬。
3月10日下午3時,日軍棄城向北逃竄。359旅主力立即變成“敵逃我追”的姿態,猛追不捨。驚慌的敵人逃至岢嵐與五寨之間的三井鎮附近時,被358旅攔住去路,嚇得縮排鎮內,趕修工事,企圖固守待援。當359旅追到三井鎮時,天已經黑了,只見鎮內到處是火光,敵人正在架鍋做飯,烤火取暖。這正是“敵疲我打”的好時機,也是發揮八路軍夜戰近戰特長的好時機。王震下令強攻。疲憊不堪而又立足不穩的敵人,一下就亂了營。717團和718團2營的戰士一個個躍身衝入鎮內,和敵人展開了逐街逐巷的肉搏戰,殺得日軍鬼哭狼嚎,死傷過半。最後剩下300餘人,龜縮在鎮北的幾座堅固房子裡,負隅頑抗。次日拂曉,359旅主力繼續勇猛衝擊。眼看殲滅戰快要勝利了,不料趙承綏部的那兩門炮,突然向三井鎮盲目射擊,妨礙了八路軍的最後攻擊,敵人趁機突出重圍,朝五寨方向逃去。此次戰鬥,共斃傷敵人300餘人,俘敵28人。11日,359旅踴躍追擊由三井鎮逃跑之敵直到五寨城下。三井殘敵會同五寨的敵軍據城困守,359旅仍然運用收復岢嵐的經驗,用少數部隊圍困和襲擾五寨城,把主力放在機動位置,待機打擊來援之敵。果然,3月17日下午,在義井鎮附近的虎北村,358旅和359旅主力攔住了由神池來增援五寨的敵人,激戰6小時,殲敵400餘人,其餘狼狽潰逃。這一仗不僅擴充套件了反攻戰役的戰果,而且震撼了被分割圍困的敵人,嚇得孤守在保德、河曲、偏關、五寨4城的日軍,於20、21日同時棄城逃竄,4座縣城遂被八路軍收復。當保德敵人會合三岔堡之敵向神池撤退時,在田家窪被359旅截擊後,竄往義井鎮。3月22日,敵乘夜向神池撤退,正碰上358旅在鳳凰山下的設伏部隊。他們向敵攔腰猛衝,殲敵300餘人,其餘敵人逃向神池。359旅又追至神池城邊。敵人不敢再據守縣城,倉皇逃往朔縣,神池也被八路軍收復。
至此,日軍侵佔晉西北的7座縣城,只剩下寧武了。寧武縣城處於寧武關口,是同蒲路北段的一個重要車站,也是大同至太原公路的一個咽喉要地。日軍在城內留駐精兵1;500餘人,企圖長期固守,以控制同蒲路。這時120師主力連克6城,士氣正旺,攻勢正猛,根據賀龍的命令,359旅仍然採用圍點打援的辦法,以少數部隊和游擊隊牢牢圍住縣城,以358旅、359旅主力分別在同蒲路東西兩側,形成“二虎攔路”的陣勢,切斷寧武至陽方口的交通要道,單等日軍就範。3月31日,陽方口的敵步、騎兵共600多名,在飛機掩護下向南進犯,企圖接應寧武之敵突圍。當該敵進至石湖河與麻峪附近時,遭358旅和359旅一部夾擊,敵搶佔有利地形頑抗。戰鬥一打響,寧武城內之敵以為援兵已到,乘機出城反擊,企圖向359旅側後進攻。此時358旅715團主動出擊,協同359旅夾擊該敵,殲敵300餘名,敵千田聯隊長亦被擊傷。黃昏時,寧武日軍退守城內,石湖河之敵回竄陽方口。困守寧武之敵看著死守不成,求援又無望,遂於4月1日晚棄城向北逃竄。八路軍展開猛烈攻擊,沿途斬獲頗多。殘敵最終與陽方口敵人會合,一起逃往朔縣,359旅當即收復寧武縣城。
至此,日軍侵佔我晉西北的7座縣城全部收復,敵人企圖扼殺我晉西北抗日根據地於搖籃中的陰謀被徹底粉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