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5部分

不過這一層惟功不打算說明,否則太具衝擊性,孫承宗不一定好消化。

至於挽具,當然是趙士楨這廝的責任,否則惟功這些年豈不是白養他了。

“這樣一來,我們要準備近三萬壯丁,養活六千戶人,保守估計,最少也是三萬人左右,大人,用誠,這真是大手筆啊。”

惟功道:“愷陽,我們要叫全遼的軍戶看到希望……”

遼東是不缺屯堡的,商屯,民屯,軍屯,如果按以前的路走,給軍戶真正分田都很難叫遼民有種地的積極性,更不要說涉及到農具和牧畜使用的分配,水利灌溉的分配,肥料的分配等等……一家一戶的生產方式使中國這個龐大的國家象一個虛弱的胖子,千家萬戶積累起來的財富不如一個工業化的小國,在這個時代,西方已經開始大航海時代幾十年,佔領了整個南美,觸角伸到了亞洲,菲律賓和印尼等國已經被殖民,在中國也佔去了澳門和臺灣,日本也有大量的葡萄牙商人,論及財富,西班牙人掌握集中利用的財富已經在大明之上,他們獲得了海量的金幣和白銀,中國中央政府到目前為止一年的白銀收入才三百萬兩,這對比歐洲已經很落後了。

大航海時代徐徐開啟,國力的競爭大明已經落在後頭,還有內部的種種威脅,惟功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無比沉重,在遼東這個合適的地方開展大農莊經濟的地方,又何必拘泥於小農經濟時代的發展模式而不變?

他可以奪取所有衛所武官的土地,重新分配,然後透過種種獎勵政策,激發軍戶的熱情……也不過就如此了。

就算恢復洪武和永樂年間的收入又如何?與他想做的事情相比,那麼一點收入實在是不足掛齒啊……

眼前的機會實在太難得了,可能在五年到十年之間,他會在遼陽不挪窩,只要能頂住李成梁的壓力,遼陽到海蓋,寬甸,遼中和遼南這一大片地方,擁有千萬畝以上的土地和天然良港,還有鐵礦,鹽池,一切物資應有俱有,一個穿越者還能抱怨什麼,還應該抱怨什麼呢?

在大農莊之下,遼民被擰成一股繩,不以小農分散地塊,統一水利,肥料,畜力,在這種模式下,畜牧業也肯定能得到大規模的發展,更為可貴的是,也可以發展養殖業和經濟作物……

彷彿是感受到惟功的決心和強烈的信心,孫承宗終於點頭道:“既然大人信任,學生敢不從命?只是怕力有不及,還需大量的人才襄助才是。”

“人才是重中之重。”惟功道:“我們回去後將成立教育局,設勸學處,小學處,中學處,職校處等幾個部門,搭起臺來好唱戲,農學,醫學,將作,都將成立學堂,不過最要緊的就是小學和中學,那是根本,有了大量的小學生,才有相當的中學生,有中學生,才能有大量的職校生,相輔相成,少了哪一塊也不成!”

孫承宗會意道:“小學就是初等,中學就是中等水準?”

“小學比我們的初等要強一些,畢竟學制有四年,挑六歲到八歲左右的小孩入學,畢業之後,應該識字在兩千以上,算學要入門,略懂自然科學,到中學後,學幾何,算學,統計學,還要學兵學,農學,不過職業方向的學問只要入門就可以了。學制為兩年,畢業後可以授職就業,也可以到職校深造,職校傳授專門知識,一旦能畢業,待遇自然非中學程度可比了。”

當時的小孩成熟的早,四五歲就打豬草,六七歲下田幹活的比比皆是,最不濟也要學放牛,拾糞,劈柴,十四五歲就儼然成人了,十六七就成親,成家立業,所以六到八歲入學,平均十三四歲畢業就可以出來做事,一般商鋪的夥計十三四歲時已經學徒七八年以上了,所以這六年學制十分合理,如果再加上兩年職校,一個學生從八歲入學,到畢業十六歲,已經掌握了一門真正的職業技能,可以當成一個真正的高階人才來使用了。

“大人,這樣的話,最少要等八年……”

孫承宗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可能那會子大人已經奉調回京,或是去別的邊鎮了。”

到惟功這樣的地位,要麼回京襲爵,在都督府當個閒職都督,要麼就提督京營,沒有別的路可走,連京營副將這個位子也不適合他了,或者就是在大明別的軍鎮裡來回撥動,以防在某鎮駐紮久了,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不過惟功知道,孫承宗的擔心最少在萬曆朝沒有必要了,最少在遼東無此必要。

李成梁鎮遼四十年,薊鎮戚繼光也有十年,舊有的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大明中期之後,社會種種弊端出現,也就需要地方武裝力量有穩定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