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0部分

,已經升到參將和寧遠衛指揮的職位上,屬於一顆在遼鎮冉冉升起的新星。

“你這廝……”

惟功被大舅哥的打趣弄的哭笑不得,剛想反駁,羅二虎和李青這對哼哈二將從外頭竄了進來,一臉興奮地道:“大人,傳旨的旗校已經往城西軍營去了,來了一個催請大人速去營中接旨……對咱們全營的封賞都下來了。”

“內閣和兵部好歹幹了件人事。”

惟功笑謂左右,對著各人道:“很好,年前受賞,高高興興過年。”

未來夫君要受賞,李成瑛也高興的眉開眼笑,罕見的福了一福,抿著嘴笑道:“小女子給總兵大老爺賀喜了。”

“好好,你這小女娃兒甚是懂事,待俺回來重重有賞。”

惟功笑著打混,對他也是少有的事,房中各人頓時都笑作一團。李成功也笑了一會,待惟功換好衣服預備出門時才笑道:“我兄妹就回去了。說來也怪,你受封總兵,我竟比你得了英國公嫡子的位子還感覺更高興幾分。說起來漫說這個二流總兵,便是你當了遼鎮總兵,比起國公還是差的遠了啊。”

“因為這總兵是我自己辛苦得來的。”惟功點了點頭,大步而出,留下沉思著的李成功和兩眼冒著小星星的李成瑛兄妹。

……

“臣等永服辭訓,萬歲,萬歲,萬萬歲。”

“汝等宣誠乃戒!”

傳旨的是一個禮部的郎中,最後四個字說完,傳旨的事宜就做完了,一個錦衣衛的旗校將聖旨從郎中手中取得,遞給起身的張惟功。

“朱大人,有勞了。”

惟功遞了個眼色,一個護衛遞了一封十兩重的銀包上來給這個傳旨的禮部郎中,年前的冰敬早結束了,傳旨對這個禮部官員是最後的一次發財機會,拿到這個銀封,那個禮部官員臉上露出喜不自勝的神情,笑著道:“軍門厚賜,下官不敢辭,只得多謝了。”

這一次的旨意當然是正式的詔旨,大明的旨意,除非是皇帝給臣子私下的口諭,賜物,那是由公公或旗校開讀,正經的詔旨肯定要有內閣的副署,一般都由禮部官員來開讀,開讀之後,惟功的身份就是平遼將軍兼遼東鎮練兵總兵官,同時還是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柱國等勳階也是到達頂點,無可再加。

當然這些都沒有辦法和國公世職相比,“軍門”的稱呼也是大帥一職的最高美稱,同樣也不能和少國公相比,最少這個禮部官員在恭喜的同時,臉上仍然流露出不大理解的神色。

一個世襲國公發了瘋去遼鎮當總兵,辛辛苦苦獲得的一切簡直是毫無意義,在這個官員看來,惟功現在實力夠強,功勞夠大,老老實實在家韜光養晦十年,等皇上真正親政,提督京營是必然之事,什麼掌左府事更不在話下,生為國公,死追郡王,一個勳貴還有什麼可追求的?

別人怎麼想惟功管不著,他自己卻是十足高興。

待傳旨人離開之後,眼看四周,惟功笑道:“今日不論官兵,一律發酒,一隊給酒一罈,只不信吃醉,可以盡興,牛羊豬雞管夠!”

“萬歲!”

全營上下,都是歡呼起來!

此番惟功得總兵一職,比之副將又上一層,雖說不是一鎮總兵,也是彌足珍貴了。更珍貴的是平遼將軍的將軍號,大明的將軍號分作若干等,第一等自是大將軍,然後是副將軍,副副將軍,前將軍,將軍和列將軍這幾等。

李成梁的徵虜前將軍就是前將軍號,大同的徵西前將軍亦是,宣府的鎮朔將軍則是將軍號,與惟功的同等。

此號十分難得,國初以總兵分鎮各要害地方,都是以公侯伯為總兵,在這些總兵中再選重要一等的賜給將軍號,比如現在還掛著徵南將軍印信的雲南黔國公沐家。

所以這將軍號很難得,縱公侯亦不一定到手,這是野戰功勳和朝廷對該總兵代表的軍鎮實力的肯定,惟功如果不是有幾千強兵,縱是國公也不能到手的。

張用誠升為贊畫參將,轉為武職,但不必帶兵,只是類似參謀的職位,很適合他繼續幹通事長官的職司。同時還是都督同知,世職和勳階也對應正二品武職。

周晉材和周思進,陶希忠,王國峰等人全升為參將或遊擊等職,但因為惟功是練兵總兵,麾下的參將也都不算是實職參將,沒有辦法建自己的營頭,大明的軍制和兵制不同,總兵和參將到遊擊,分別叫正兵和奇兵,援兵和遊兵,從總兵到參將各有信地駐守,每營兵員自己招募訓練,朝廷很少干涉不說,總兵還不能干涉參將的援兵營,原則是副將和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