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悄然發生,並不為朝中的重臣們重視。
這一次,惟功並沒有帶兵出擊,遼陽鎮和梅國楨分別上奏,都是奏明遼陽鎮出動的是兩千多精銳騎兵,分別由兩個副營官帶隊,以邊打邊走,間隙出擊的辦法,擊破多股北虜甲騎精銳,斬首九百餘級!
這個戰功,萬曆又得跑一次太廟!
不僅要去,還要鄭重其事!
此次不僅有斬首,遼陽鎮前前後後還救助了十幾萬流離失所的軍戶和民戶,還有數千人是直接從北虜的俘虜群中救回來的。
明朝的皇帝,最少還將自己治下所有的百姓視為自己的赤子,就如崇禎年間,流民已經成為大患,崇禎還左一次右一次的招撫,用詞都是說百姓為吾之赤子,造反亦是情非得已,有一線之明,自然是留其性命,赦其罪過。
當然,招撫或剿殺也是策略,只是說明了大明皇帝的一種態度,大明畿內百姓,皆明皇赤子也。
斬首是大功,救人亦是大功,李成梁在遼鎮二十年,這樣的功勞也沒立上幾回。
主要是,北虜這一次能夠深入境內,又沒有面臨強力機動兵力的反擊,這在遼鎮也是很少見的事情。
由此可知,遼鎮的兵力,確實是在持續的下降之中了。
而遼陽鎮的表現,只能以耀眼來形容,此消彼漲,朝廷在最初的震動之餘,又有欣慰之感。老將凋零,新銳興起,說明流水不腐,大明的國力仍然十分強勁!
在京師種種的風潮之中,一匹塘馬,悄然從德勝門離京,奔向數百里外的宣府鎮。
……
……
“大公子,就是這一封奏摺了。”
塘馬自京師出來,兩天就趕到宣府,在總兵府邸之外,有人將他的馬匹接了去,塘馬繼續前行,等到了李如松的簽押房中時,一邊跪下,一邊將沾滿了汗水的,打了火籤的密封信件,畢恭畢敬的呈送了上去。
李如松還是那種紈絝公子的模樣,大剌剌坐在交椅之中,四周是一群惡少年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