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自家門前,趙南星也是跨出轎子來。
他萬曆二年就是進士,先在地方為推官,因為學問紮實,著書寫詩,學問聲名漸顯,朝中有大佬賞識,將他調回朝中。
除了應酬賞識自己的大佬外,趙南星就是一直在蒐羅志同道合的同伴。
本質上來說,趙南星和鄒元標,當然還有顧憲成這三人都是願意對吏治和禮教做出自己的表率,同時約束他人,改良吏治,希望大明能長治久安,國勢蒸蒸日上。
但他們都不贊同張居正的很多做法。
比如攬權,擅專,將公權放入私門等等,還有對禁止書院等學術和言路上的舉措,也是極力反對。
對張居正的私生活,還有與戚繼光等武將的交往,這些青年官員更沒有絲毫的贊同。
在他們成長的時候,倭寇已經敉平,對他們來說,文武之防,遠大於栽培一個可用的信的過的武將,他們總是用警惕的眼光打量著戚繼光和俞大猷這樣不貪錢,又能詩能文,能著兵書的儒將。
象楊四畏這樣的無恥貪婪之流,或是張臣杜松那樣不識字,只靠家丁打仗的武將,才是趙南星等人能欣賞的武將。
另外便是他們覺得考成法太苛刻,不合朝廷善養士大夫,尊重儒臣的道理,天下治道,並不是這樣,而是朝有正人,綱紀肅然,不必過於求治,包括顧憲成和趙南星在內,他們欣賞的治道,實在就是大明孝宗年間的光景了。
趙南星比起顧憲成大了一截,鬍子也留了好長一截,看起來穩重的多。
他已經從戶部主事調到吏部當主事,預計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就是文選司郎中或是考功司郎中,一賞一罰,是天下至貴之職,號稱天下第一五品,當然,前提是吏部天官得換上賞識他的大佬,趙南星並不急,他還是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