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兒兔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右翼,那裡是插漢部本部和巴林等五部的兵馬,加起來六萬人,甲騎有一萬來人,不論總體兵力還是甲兵人數,都遠遠超過了對面的左翼明國騎兵。
但他心裡還不大放心,遼陽精銳騎兵也曾經打出很叫人吃驚的戰損比,這幾天的前哨戰令得蒙古人這邊流盡了鮮血,遼陽雖然沒有出動重騎,但驃騎和獵騎都叫蒙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騎兵明顯更加強悍,把兒兔決定加強右路,至於明軍的中路和右路,騎兵很少,步陣為主,他感覺有些好笑,明國將領居然把這麼多步兵拉到草原上來和近二十萬蒙古騎兵打對攻,只能說這些明國人瘋了。
只要自己的右翼能打敗左路的明國重騎兵,戰場大局就底定了。
“右路由卜言臺周去,中路我自為之,左路拱兔和暖兔去。”
把兒兔言簡意賅,迅速釋出命令。
眾人應諾稱是,紛紛出動,一杆杆大纛跟隨著自己的主人,慢慢消失在陣前各處。
騎兵們開始在牛角號聲中調撥,一隊隊的甲騎跟隨自己的鄂托克,再跟著自己大諾顏,一隊隊漸漸分開。
天地之間,都彷彿被戴著鐵盔的甲騎和穿著襖子的牧人們給佔滿了。
放眼看去,到處是騎士和戰馬,一條條馬腿形成了密集的森林,幾乎看不到地面是什麼顏色了,戰馬跑動時,人聲幾乎聽不到,哪怕是近在身邊的話語,亦是真不大清楚。
二十萬人聚集在這樣的戰場上,當然就會有這樣的龐大聲勢。
辰時末刻時,太陽漸漸顯現威力,在馬背上的人額角開始流下汗水,後背發熱,牧人們都穿著厚襖子,彷彿這東西能擋住敵人的刀槍和弓箭一樣,他們沒有甲,草原上缺乏所有一切的物資,實在是太過貧瘠,雖然年年搶掠明國,但甲冑這東西是明朝的軍國重器,不是搶就能搶的到了,而搶到的鐵還要製成各式器物,打造兵器和箭頭,能拿出來做布面鑲鐵葉甲的都很少了,所以甲騎的人數一直上不去,此時的漠南漠北等諸部蒙古總人口男丁數肯定在百萬左右了,如果有充分的甲騎,戰鬥力當然會爆炸式的發展,可惜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完整的帝國,二百年激鬥下來,固然蒙古人屢佔便宜,可惜沒有在長城之內站穩腳跟的可能,搶不下地盤就意味著實力的侷限,也是此時他們多半穿著皮襖作戰的原因。
儘管如此,所有的騎士臉上都盡顯驕狂之色,這裡是他們的主場,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在這樣的地方騎兵對步兵,實在沒有害怕的理由和道理。
鼓聲陣陣,兩個千總部近三千龍騎兵在明軍的右翼處於最突前的位置,李達就在位置正中,他的千總旗就在他的身邊,掌旗的是一個光頭壯漢,三十來歲年紀,年紀不大卻天生禿頂,只留下後腦勺半拉頭髮,一怒之下乾脆剃了光頭,倒也爽利。
此時這個光頭壯漢怒目圓睜,將大旗舉的老高,風烈烈吹過,將紅色的繪著龍騎兵圖案的千總旗吹的獵獵作響。
“好了,就在此下馬,叫輔兵趕緊把馬拉到兩翼去。”
隨著李達的命令,輔兵們開始一人拉著七八匹馬退後,所有的龍騎兵以最快的速度開始整隊。
他們面前不到二里地就是大隊的十來個鄂托克的蒙古騎兵,多半是甲騎,在這裡蒙古人應該是打著快速突破搞定明國步兵的打算,所以來勢洶洶。
龍騎兵們則是快馬趕上,他們的任務就是扼敵兵鋒,迅速趕到戰場有利的地形上展開,掩護後陣的步兵大陣,等擊潰敵人,再把馬拉回來,騎馬繼續追擊做戰。
“龍騎兵天生就是幹髒話的,進這個隊伍就得有這種覺悟。”這是李達在每一個新兵入伍時都會說的話,並且信之不疑。
在龍騎兵們熟悉的展開陣列,擺出空心方陣的同時,李達情不自禁的往身後一瞥。
在身後一塊明顯的凸起的高地上,那裡是大軍的炮陣所在,這裡距離戰場的中心最近,大半的火炮都擺在這裡。
龍騎兵們搶佔前方,當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掩護炮兵的炮位。
對面的北虜發現了明軍的動作,隨著旗號和號角聲的命令,突前的北虜騎兵改變了小跑的姿態,開始縱騎狂奔起來。
千騎萬馬,一起向著龍騎兵的陣地衝過來,這一次蒙古人看來不打算用拉瓦戰術了,而是打算直接用騎兵和長矛破陣。
領頭的是拱兔,這是泰寧部的一個大諾顏,歷次入侵明國邊境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和朵顏部,插漢部,他也多次合作,官修明史和當時士人的筆記中,他的名字也是出現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