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會,只是攻擊角度很小,一發斃敵有些難度。

轟……

在彈已上膛的情況下,前面那輛德軍突擊炮迅速開火了。目測距離,林恩驚訝的發現它和那輛蘇軍T-34只隔著大約300米。不算從前看過的電影,他還是頭一次見到兩輛戰車以如此近的距離相互廝殺!

印象中,裝備48倍徑75毫米炮的德軍三號突擊炮在這樣的距離完全可以打穿T-34的正面裝甲,但這僅僅是紙面資料,一輛坦克正面不同部位的裝甲也是有差別的。己方突擊炮發炮之後過了兩三秒都未見T-34發生爆炸,炮彈也沒有落在近處,看著這個詭異的場景,林恩頓時納悶了:難道己方的突擊炮手算錯引數把炮彈給打飛啦?

假如林恩當面詢問那輛三號突擊炮裡的炮手,他大概會拍著大腿告訴林恩:哥瞄的***有點兒高,穿甲彈打在那輛T-34的炮塔上發生跳彈了!

彈飛了也就彈飛了,戰場上可沒有如果這回事。面對敵人的“仁慈”,蘇軍坦克兵可不手軟,炮口微微一轉,轟地開火了。

300米的距離把炮彈打偏或許就好比在小禁區邊緣射門不中,這樣的球員在任何一個聯賽中都不算少數,以此來貶低蘇軍炮手未免有些苛刻。不論是緊張、興奮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他們的這一發炮彈居然也沒打中目標——換了在賽場上,球員們固然懊悔不已,而心理受刺激最大除了守門員和教練之外,莫過於那些熱情觀戰的球迷。

從前的林恩喜歡踢球、看球,卻不敢自詡真球迷。國家隊比賽戒了好久,很少為了看自己支援的國外俱樂部比賽而熬夜,離開大學校園之後也沒認真踢過兩場。不過,眼前的戰場與球場有著本質的區別,輸了,可沒有重頭再來的機會,旁觀著也休想像球迷那樣排隊退場。

蘇軍坦克與德軍突擊炮的正面對撞固然很扣人心絃,可這個時候作為一名敬業的“北歐”師士兵,林恩還是轉頭看了看蘇軍步兵先前迂迴包抄的那一側,他們的身影暫時沒有再出現。

也就這麼一轉眼的功夫,戰場上的形勢又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一線陣地左側,除了先前那輛轉向而來的T-34,蘇軍陣營又有兩輛同型號的坦克調頭趕來支援,德軍突擊炮雖然火力兇猛、形體低矮,但自身的裝甲防禦力並不強。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德軍第二輛突擊炮終於是一炮中的,75毫米穿甲彈擊中T-34駕駛室側面並形成了貫穿,這一下立即廢掉了它的動力操縱系統。只短短數秒的調整,第一輛體型稍小的突擊炮再度開火,並且非常準確地打中了後排前來支援的T-34。彈著點同樣是坦克正面,這次運氣站在了德軍一邊,蘇軍坦克很快冒著煙停了下來。三比二瞬間變成了一比二,第三輛T-34迅即來了個“短停射擊”,動作雖然倉促,可炮手還是發揮出了應有的水平,穿甲彈命中德軍第二輛突擊炮的右側車身,猛烈的爆炸瞬間把它斜著推後半米。然而在幸運女神眷顧下,這輛德軍突擊炮僅僅是受到了外部的創傷,從它依靠左側履帶轉動方向並迅速開火的動作來看,內部人員以及主要裝置必然沒有受到致命的損傷。

德軍的另一輛突擊炮也以電光火石的速度完成了再裝填,它從正面挑戰T-34的裝甲也再次獲得了成功——事實上,受傷的突擊炮最後一發炮彈已經命中了它的正面車身。連續兩發75毫米口徑的穿甲彈,終於讓這輛叱吒東線的一代名車爆炸起火,在濃煙和烈焰的燻燎,幾名蘇軍坦克手倉惶從艙口爬出逃生,但他們無一躲過德軍的機槍子彈。

………【第20章 鏖戰】………

號角連天烽煙起,金戈鐵馬踏冰河。兄弟們,再給一把力,把帝國蒼穹頂上新書榜吧!!!

***************

在北風的作用下,一度瀰漫整個戰場的白色煙霧摻雜著灰黑色的硝煙漸漸彙集到了德軍陣地右側,致使這一邊的視線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愈發糟糕,德軍的兩輛虎式坦克以及協同作戰的三輛四號坦克也隱入了這迷霧之中。從林恩的位置上看去,威力強勁的坦克炮的每一次射擊都會在煙霧中帶來兩次閃光,而不同型號的火炮發出的聲勢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因此聲光成了炮手們遠距離辨別對方位置的僅有途徑。

嘣!

猛烈的爆炸瞬間火光沖天,熱浪驅散了周圍數米內的煙霧,辨認出殉爆者的輪廓時,林恩心中一顫:那是一輛長身管的四號坦克,也是他親眼所見第一輛被摧毀的德軍坦克。炮彈似乎是從炮塔側面貫穿而入,方方正正的炮塔與車身猶在,卻儼然染上了焦炭的顏色,帶有炮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