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團大戰落下帷幕後,八路軍在總結勝利的經驗,日軍也在總結失敗的經驗。
日軍大本營參謀總長,對中國派遣軍傳達御前會議決定的“中國事變處理綱要”,同時指示中國派遣軍,根據本綱要作出具體研究。
兩個星期後,中國派遣軍第一課高階參謀真田鄉一郎大佐,向華北方面司令官多田駿傳達了,中國派遣軍今後工作的方針。
其中有兩條,讓多田俊非常難以接受。
其一,他的搭檔華北方面軍池田參謀長,要為此次失利負責,被調任關東軍第三軍十二師團長。
擺明了是貶職。
使得他的心情極為沮喪。
他十分明白,這是一個對他而言的警告。如果他不能儘快的做出一些成績,那麼接下來還會有人要付出代價。
甚至就連他自己,也會得到來自大本營的懲罰。
其二,那就是在談及佔領區的治安現狀時,其優劣順序為:蒙疆,三角地帶,武漢地區,華北。
最後還特別提到一句:而以華北最差。
多田駿對此很不服氣。
百團大戰的失利,並不能單純的歸咎於華北方面軍的作戰不當。
更要認識到,八路軍已經不是幾年前的八路軍了,他們已經發展壯大,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對華北治安情況的否定,否定了他的功勞,也是小看了八路軍的威脅。
唯一讓多田俊感到欣慰的方針,是現在對華北開始重視了。明確提到了,中國派遣軍四一年度的主要工作是鞏固華北。
為此,中國派遣軍由華中抽調兩個師團增援華北。
真田大佐彙報到這裡時,多田駿甚至有些得意了。
他認為自己雖敗猶榮。
此次華北的失敗只是從反面,進一步驗證了他在一年前就已經預言了的事情。
中國派遣軍現在的指示,不過剛與他一年前的思想一致。
華北方面軍參謀部,第四課高階參謀有末精三大佐的一些看法,使多田駿如遇知音。
有末精三認為,三九年到任的多田方面軍司令官,是日軍中屈指可數的中國通。
“熟悉”中國情況,“關心”民生,“深體”民心,充分理解政治戰略要諦,深得中國方面的信賴。
這些話說得多田駿輕飄飄的。
他心裡想,知我者,此人也。
“充分理解政治戰略的要諦”,正是我所追求的最高目標。
有末精三接下去所說的話,更使多田駿頻頻點頭。
他認為,很多軍界人士口頭上都喊剿共第一,但對共軍的實際情況認識不足,作戰與政務分道揚鑣,各行其是。
在“百團大戰中之所以受制於共軍,其原因即在於此”。
特別是他的最後一句話,更是說到了多田駿的心坎上。
他說,中國派遣軍與華北方面軍在作戰思想,尤其是有關政治謀略上的意見分歧,和對共軍認識不足等問題,使方面軍司令官以及有關人員大傷了腦筋。
多田駿並不認為他的思想,僅僅是從本地區的利益出發。
他認為,一年前卸任參謀次長的他,已經形成了從全域性出發考慮問題的習慣。
要解決中國事變,沒有穩定的華北是不可想象的。
但中國派遣軍不但不增兵華北,反而從華北抽調兵力,實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現在增補兩個師團,只能說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
高層的變動牽扯著方方面面。
山本一木是畢業於陸軍大學的高材生,和他同一屆的同學,混得好的已經走到了將軍的崗位,比較一般的也都是大佐軍銜了。
關於高層的決議,山本一木很快從他的同學那裡得到了訊息。
而他那位同學,還附贈了一個多餘的猜測:筱冢義男將軍,極有可能會成為第二位被調整的高階將領。
掛掉電話的山本,頹然的靠坐在椅子上。
向來極為冷靜的他,腦子現在很亂。就像是被來回攪拌的一坨漿糊。
訊息太令人吃驚了。
司令官閣下要被調整,甚至有可能直接退出現役。
這對他來說實在太糟糕了。
整個第一軍都知道司令官閣下對他的賞識。筱冢義男將軍走了,換上另一個人,他的日子還會那麼好過嗎?
他還能夠得到賞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