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8部分

任主編,沒幾年就升任了副總編,到85年再被調回香港時已是文匯報的副總經理了。87年股災中《文匯報》遭遇重創,當時已經有了自己創業想法的他在同學馮紹波及好友石鏡泉的邀請下,欣然同意了合作成立一份全新的報紙也就是《香港經濟日報》,不僅擁有了股份還接下了報紙的社長兼總編重任。

不誇張的說,這幾年裡要是沒有他的努力,也就不會有《香港經濟日報》從一份默默無聞的財經報紙到如今已經跟老牌《信報》殺得難分難捨,在讀者最鐵的香港財經報刊中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兩成。

越想越覺得其中有古怪,麥華章立刻有了決斷,“大飛,阿B,你們倆最機靈。這新聞既然是你們先發現的,繼續跟蹤下去,立刻很可能有大新聞!”

頓了頓,他旋即繼續說道:“等會我寫個批條,你們倆去會計那支五千塊就當活動經費任你們使用,若是真撞到個大新聞,我給你們倆一人包一個大紅包!”

媒體記者收入也有高低之分,像是他們這種需要到處跑找新聞的前線記者,幾乎全靠尋到大新聞時報社給的紅包賺錢。若是尋不到新聞時每個月也就那麼幾千塊的月薪,所以一聽總編直接撥了五千活動經費任自己使用,兩人眼中盡是喜色,連忙拍胸口保證,這就過去繼續盯梢去。

還別說,《香港經濟日報》的記者一認真盯梢,越發感覺到九龍銀行跟老船王家族之間必有古怪。

隨著盯梢,越來越多的資訊被匯總到了麥華章的手中,理順了這些看似雜亂的情報之後,麥華章很快得出了一個令《香港經濟日報》上下為之振奮不已的答案,九龍銀行很可能正在跟老船王家族談判,試圖收購其手上所持有的渣打銀行的股份。

這一結論並非是胡亂猜測的,麥華章旁引了很多證據。

自今年一月釋出了上一年度營收年報以來,本來業績並不算好的渣打銀行,其在倫敦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卻只經歷了短暫的下跌,之後股價漸漸趨於穩步上升,若是不注意很容易就會忽視。若非麥華章耐心翻出了過去幾個月的渣打股票交易資料再回過頭去對比,恐怕也會因而忽視了渣打的股價比之去年十一月最低時總體竟然已經穩步上漲了三成。

像是渣打這種在英國國內去年業績並不突出的上市銀行而言,短短几個月內股價上漲三成多並不正常。那麼就只有一種解釋了,市面上的流通股在減少,有資金在暗中不間斷的吸納渣打股份,結果緩慢的抬高了其股價。

而且老船王家族名下產業中,能引起林孝智興趣的真不多。船運林孝智肯定不會輕易涉足,地產就更不用說了,從出道以來他已經不止一次在媒體上表露出對地產業的不喜,而且林家自他入主以後也都沒有這方面的投資。吳光正名下倒是有家九倉電視臺可能會引起林孝智的興趣,但不提那是一家收費的有限電視臺,光是他手上已經有了亞視這家近年來上升勢頭兇猛的免費電視臺,就斷然不可能再打九倉電視的主意,光是港府那一關就過不了,根本不可能批准。

所以要說老船王家族手裡能有什麼惹得林孝智這位近年來在香港風頭正盛的新銳超級富豪垂涎,除了如今分散被蘇海文及吳光正等持有的渣打銀行股份外,麥華章真猜不出還有什麼東西來。

九龍銀行想吃下渣打,這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渣打銀行不比名列世界五百強企業前列的巨無霸滙豐銀行(92年滙豐營業額達266。35億美元,利潤17。8325億美元),它的總市值也不過四十三四億英鎊(約莫五百來億港幣)而已。與之相比九龍銀行雖然要遜色一些,港媒財經週刊對它的評估市值只有一百三十多億港幣,但禁不住九龍銀行背後站著林孝智家族,這個如今香港最富裕的頂級豪門之一,真要想吞下渣打,並非不可能!

而吞下渣打銀行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渣打在全球擁有377家營業網點,僅在香港便攬下了近兩千三百多億港幣的客戶存款,是香港最大的幾家銀行之一。同時渣打還是僅有的政府指定的兩家港幣發行銀行之一,儘管比之滙豐銀行,渣打發行的港幣只佔流通貨幣的不足13%,但也是一塊人盡眼紅的大肥肉。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素有英國資本流氓之稱的“勞埃德銀行”曾試圖惡意收購渣打,就是看中了香港迴歸之後,渣打銀行若能繼續持有發鈔資格,其資產價值必將翻倍暴漲。而在過去的中英談判中,就未來港幣發鈔資格的問題,倫敦跟北京已經爭執了不知道多少次,儘管英國幾次以對華投資、輸出大陸急需的精密機器跟先進軍事技術等好牌,迫使大陸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