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信,斬首和繳獲已經計算好了。”這時,盧大安拿出個布條遞給了陳德興,喜氣洋洋地道,“真韃子的首級割了四百十一,蒙古漢軍的首級有二百一十五,另外還掠得戰馬四十八匹……承信,這次的功勞有點大了!”
說到最後,盧大安的語氣已經不是喜悅而是擔心了。這麼大的功勞,自然是人人眼熱,想要獨吞可不容易啊!他在軍中多年,可沒少見各種爭功奪利的手段!
陳德興扭頭看了他一眼,又環視了一下週圍,自己麾下的“部將”、“隊將”已經自動聚了過來。個個都伸長了脖子,似乎想從陳德興這裡得到什麼讓人安心的話——這些能當臨時軍官的主,自然比尋常軍士們多個心眼兒。陳德興能帶領大家立功打仗,並不代表能帶大家去做官……
陳德興哪裡不知道這些人的想法,當下就哈哈一笑道:“功勞大一些有甚好怕?要怕的不是功勞大,而是樞密相公不曉得俺們立功。不過俺你們跟著俺不用操這份心,樞密相公跟前的廖參議是家尊至交。而且家尊還是臨安太學博士,進士出身,堂堂從八品的文官,和樞密相公都是認得的。”
第21章攻心和內應
在揚州城西北,九遊白纛之下,諸翼蒙古都元帥也柳幹同樣在聽部下諸將報告斬獲和損失。臉色陰沉,眉頭緊鎖,凝視著前方的戰場。
戰場之上,喊殺聲仍然一陣陣傳來。被逼到保障河畔的宋軍又開始了堅決的抵抗——他們的情況和早先陳德興遇到的情況一樣,被三十丈寬的保障河擋住了退路,除了死戰,別無生路。他們情況又比陳德興他們之前要好,雖然也被逼到了保障河邊,但是人數尚眾,各級將校猶在,佈置在揚州城牆上的夏貴所部又及時以神臂弓支援。而更大的區別在於其他蒙古騎兵千人隊沒有如阿里罕部那樣,拼了老命去突擊背水死戰的宋軍,只是一味催促蒙古漢軍發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勢。而蒙古漢軍又如何肯拼了性命去和狗急跳牆的宋軍死戰?所以戰場之上的形勢,又一次發生了變化,從蒙古佔優變成了兩方勢均力敵。
“元帥,阿里罕千戶稟報……”正在給也柳幹念戰報的一名蒙古軍官好像是看到了什麼難以置信的訊息,一下愣在那裡,不往下說了。
“怎麼了?”也柳幹淡淡地問,“阿里罕打得怎麼樣?斬了多少南蠻?”
“……阿里罕千戶稟報說折損,折損了四百五十一人!”
“四百五十一人?這是……漢兒?”
“是蒙古人!”
“什麼?蒙……蒙古人!?”也柳乾的小眼睛頓時張得老大,扭頭看著那蒙古軍官,“你沒看錯?”
“沒,沒看錯。”那蒙古軍官連忙將軍報雙手奉上。
也柳幹接過一看,臉色頓時鐵青似黑,大罵了起來:“混帳東西,阿里罕打得甚麼?整整一個千人隊還踏不破千餘南蠻子的步卒,還……還折損了四百五十多人!來人啊,誰去給俺將這混帳小子的頭割了來!”
聽到也柳幹要殺親兒子,周圍一干蒙古軍官和漢人幕僚全都有些傻眼,更沒有人敢挪動半步。
見部下集體“抗命”,也柳乾的火氣更大,鏘的一聲就把自己心愛的烏茲鋼寶刀給拔了出來,“沒有人去是麼?那俺就親自去砍了這混帳的頭來!”
說著就要策馬向前,只是胯下這匹西域寶馬不知怎的也不肯向前,正惱火的時候就聽見一旁有人哈哈大笑。也柳幹一扭頭,就看見發笑那人是個頭戴貂帽,身穿對襟長衫的漢人儒生,手裡拿著一柄鵝毛扇。他生得長眉朗目,俊雅非凡,猶如玉樹臨風,竟然是個翩然出塵的佳公子。
這儒生公子微笑著用蒙古話道:“元帥難道不想知道阿里罕千戶是因何而敗,又是敗於何人之手的嗎?”
“原來是劉安答。”素來瞧不起漢人的也柳幹見到這人,卻客客氣氣稱他一聲安答,因為此人是蒙古四大王忽必烈派到也柳幹軍中的使者。他名叫劉孝元,字明經,乃是忽必烈心腹漢人幕僚劉秉忠的從侄。此次隨也柳幹南下的目的,是在兩淮地區尋找可用的漢人士子。
不過客氣歸客氣,對於劉孝元的意見,也柳幹仍然是不屑一顧,“阿里罕自是因為無能而敗!至於敗於何人之手……哼哼,待揚州城破,一併屠了便是!”
劉孝元搖搖頭,指著揚州城,“三里之城,若得萬眾一心,協力而守,亦可擋十萬大軍,何況揚州戶口十萬,城池堅深?元帥自興兵南下以來,所過之處,屠戮無算,今又放言屠盡揚州,此欲堅揚州軍民死戰之心乎?”
也柳乾冷哼一聲:“俺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