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的後槽牙清晰可見:聯創科技對中原省進行重點考察。有望在中原省投資建設一個年產600萬臺手機的產業基地啊,這個訊息被中原省和聯創科技聯合宣佈之後,起轟動效果不亞於引爆了一枚原子彈。無數的省份在頓胸捶足,後悔被中原省搶了先手。這麼巨大的一樁政績工程,這是多大的一塊肥肉?
不過與中原省相比。天&津市的上空彷彿籠罩著一層厚厚的陰雲,雲層中還有雷電不停的閃爍:摩托羅拉已經明確的表示了他們要取消在天&津市的手機工廠的建設計劃。
相比於將聯創科技愛到了骨子裡的中原省一眾大佬,天&津市的一眾大佬們已經將聯創科技恨到了骨子裡:尼瑪要不是你們聯創科技,這隻煮熟的鴨子怎麼可能會飛走?
但是對李樹文來說,他沒少聽自己那位在天&津市當一把手的老同學奚落自己,越是看到自己的老同學鬱悶,他心裡就越高興。
可他李樹文高興,林錚可就高興不起來了,聽李樹文提起天&津市的暴跳如雷,林錚尷尬的摸了摸鼻子:“其實我也不想這樣……”
“我當然能理解,這主要是摩托羅拉太不是個東西了,”李樹文的心情很好,笑眯眯的道:“要我說啊,也是天&津市太不是個東西,簡直裡外不分,摩托羅拉再怎麼好,那也是人家的孩子不是?”
這話林錚可不好接,只好笑而不語,也就是聯創科技的這個專案不但投資巨大,將來投產之後能夠給中原省帶來的利益也很大罷了,否則中原省也毫不介意養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小林啊,你認為國內的移動通訊市場會發展到一個什麼程度?”一邊走,李樹文貌似隨意的向林錚問到。
林錚不敢說的太誇張,想了想,道:“以目前的發展趨勢而言,我舉得,國內的移動通訊市場大概能夠擴大10倍。”
李樹文也是做了功課的,聞言,頓時驚訝的問道:“你的意思是,等到發展成熟的時候,國內大概會有2個多億的行動電話使用者?”
在這個全國的行動電話使用者剛剛滿2000萬的時候,全國的行動電話使用者將會發展到2個多億?這在任何一個地方政府的官員們看來,這都是不可想象的。李樹文自然也不會例外。
“有差距也不會相差太多,”點點頭,林錚道:“退回去5年,誰又敢相信國內的行動電話使用者能超過2000萬?”
這倒是真的,哪怕對林錚的話十分懷疑的李樹文也不得不點頭,5年前的國內行動電話使用者還沒有100萬,在那個時候,絕絕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固定電話才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所謂“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能夠實現家家有一臺固定電話就已經邁入了小康社會了,誰敢去想平均6個人就有一個人有臺手機?
雖然2個多億的行動電話使用者聽起來很誇張,但回首往事,李樹文驚訝的發現,自己其實已經剛剛從一個奇蹟中走過來,那就是說,若干年後國內行動電話的使用者數量當真能夠達到2個多億?
想到這,李樹文的心中頓時火熱起來!
行動電話的使用者達到2個億,這意味著哪怕這個市場成熟穩定了,每年也能銷售出去最少3000萬部以上的行動電話,這個數字達到4000萬也不奇怪,如果是這樣……中原省是不是可以藉著這股子東風做點什麼呢?
“聽起來還是很有道理的,”略略一頓,李樹文試探著向林錚問到:“小林啊,既然你們對國內未來的移動通訊前景這麼看好,那你們有沒有加大投資的意思?”
聽到李樹文的這個問題,林錚頓時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笑著道:“投資肯定是需好加大的,不過我們也要考慮的一家工廠的區域輻射和運輸問題,在我們的規劃當中,在中原省的這個生產基地主要是供應周邊幾個省份的市場需求,在未來,我們會在全國形成三到5個手機生產基地。”
明人不說暗話,林錚直接告訴李樹文,你們中原省不用再打主意了,500萬的年生產能力已經是中原省這邊的極限,再多就不符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則了,你們中原省不應該要求我們做出這麼大的犧牲吧?
雖然林錚的婉拒讓李樹文心中稍稍有些遺憾,不過他也不傻,知道人家說的是實話,再提要求就過分了,當即把話題叉開,提到了另外一件事:“對了,小林啊,你們有沒有考慮在我們中原省設立一個電動腳踏車生產基地。”
這兩年來,電動腳踏車這種新興事物得到了民眾的極大喜愛,發展速度遠超林錚的想象,尤其是在城市裡,這種價格和使用成本都異常低廉、城市裡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