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文體如此之多,且文章又是千人百面,有平奇虛實繁簡濃淡之異,同考官們縱使都是神人,也不可能保質保量的按時閱遍全部試卷。
所以經過上百年的變通之後,考官們漸漸形成了一種默契,閱卷只重頭場七篇八股文,對於後面的兩場,只需文字通順,沒有錯別字即可。
為什麼會只重八股呢?因為這是一種格式極為嚴格的文體,對於考官來說,比較易於把握其對錯優劣。所以它能大大提高閱卷速度,便於評判試卷的合適與否,使所有試卷都能如期一一閱過,且將考官的主觀因素降到最低,從而保證官吏選拔考試的嚴肅性與公正性。
比如說,八股文的文體規定,開篇破題只能用兩句,如用兩句話都沒破解出題意,或雖破解出題意,所用句子卻超過了兩句。或破題未能扼題之旨,肖題之神;或者破題中涉及孔孟等聖賢之名,而未用代字,這篇文章便不合式,可以不取。後面的內容便可直接不看。
之下的‘承題’、‘原題’、‘起講’、‘入題’等每一股,都有嚴格的格式和章法的要求,對了錯了,一目瞭然,絕無爭議。只要其中一股出了毛病,便可廢黜此卷,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基本上,透過這種完全不許動腦子的方法,便可剔除一大半的考卷。對於剩下小半全篇合式者,再看其是否做到了起承轉合,文脈是否清晰,層次是否清楚。這些方面做得好,同考官便可加上批語,推薦給二位主考最後定奪。
所以,雖然其刻板程式、束縛僵化為人詬病,也確實是使考生只能亦步亦趨,不敢逾閒半步。但正因為其對起、承、轉、合,都有著嚴格的規定,甚至在字數和句數上也有嚴格的規定,這才使同考官可以一目瞭然的檢校每份試卷,大大節省了主觀思考的時間,提高了閱卷效率,且增加了閱卷的客觀性,將考官的主觀因素降到最低,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考生的權益,使真正優秀者可以可以獲取功名。乃是在這個時代裡,最客觀,最公正的取才之道……
如何寫好八股文,那是需要經年累月的苦讀,千錘百煉的訓練才行,現在這時候再想提高水平,已經太晚了。在這種時候,前輩名師們主要是向考生傳授寫作中應該避免的問題,諸如需迴避御名廟諱,不許自敘門地之類,總要避免這些大意失荊州才是。
總體來說,鄉試要比之前的任何一道考試都要嚴格許多,但也有不嚴格的,那就是對考生的字型要求不高。因為所有的考卷都會被專人謄寫成一樣的字跡,只要你把字寫清楚了,就不會影響成績,會試也是如此。
但這並不意味著一筆端莊好字沒用了,因為在殿試時,將採用現場閱卷的方式,不必謄寫,只要字寫不好,就別想進二甲,入翰林了,你說一筆好字重要不重要?
……
PS:八股本就是國家取材的應用文,怎能與詩歌散文相提並論,從而對其全盤否定呢?
第二四六章 秋闈之伊人送我上戰場
做過幾場文會,便到了鄉試前夕,這時候考生們便需要為考試做些物質上的準備了。
前面講過,鄉試要考三場,每場都要靠三天,而在這三天之內,考生中途不能走出號舍,所以考前的準備絲毫不能馬虎,否則進去後遇到狀況,可哭都沒地方哭去。
所以到了初六吃早飯的時候,老成點的吳兌終於忍不住道:“我說幾位兄弟,咱們是不是該採買物件,準備考試了?”
六人點頭道:“正該如此。”便七嘴八舌,議論該買什麼,孫鋌說:“筆墨紙硯、字圈燭臺肯定少不了。”
吳兌笑道:“還要攜帶餐具、食品、門簾、號頂。”
“要門簾作甚?”陶虞臣奇怪道。
“沒經驗了吧?”徐渭哂笑道:“為了監考方便,那號舍是沒有的門,整個朝南一面空空如也,不禁利於考官監考,也方便蒼蠅、蚊子蜂擁而至。”看陶虞臣不禁打哆嗦,他嘿嘿笑道:“而且這個季節晴天烈日當空,雨天則大雨滂沱,你要是沒有遮擋,保準得蚊叮蟲咬、水深火熱,怎麼考試?”
諸大綬深有感觸道:“是啊,必須帶門簾,而且得是油布的。”
陶虞臣便笑道:“好吧,但帶‘號頂’作甚,難道那號房連個屋頂都沒有嗎?”
“有是有。”吳兌笑道:“可那號房年久失修,上雨旁風,架構綿絡,經常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淋了人不打緊,溼了試卷怎麼辦?”
“可總不能帶個屋頂進去吧?”話比較少的孫鑨也忍不住道。
“咱們有福。”諸大綬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