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6部分

爛醉如泥的張居正送回家,他家裡有三個兒子,敬修、嗣修、懋修,大的已經十七歲,趕緊和管家遊七把父親接過來,又對沈默深表感謝,請他前廳用茶。沈默說衙門還有事兒,便轉回了。

第二天,沈默正在簽押房中閱看文書,便見王啟明進來稟報道:“戶部張侍郎來了。”

沈默有些意外,趕緊放下手頭的工作,出來相見。

張居正坐在那裡喝茶,儀表整潔,神態如常,渾然看不出昨天曾爛醉如泥過。

一看沈默進來,他起身抱拳,笑著道:“昨天失禮了,來向江南賠罪了。”

沈默讓人退下,笑道:“咱們誰跟誰,看著太嶽兄恢復如常,欣喜令人啊。”

“頭還嗡嗡的痛呢。”張居正苦笑道:“癩蛤蟆墊床腳,死撐著唄。”

“哈哈……”沈默笑道:“能開玩笑,我就不擔心了。”頓一頓,道:“老師有話我要帶給你,但昨天你那樣子,顯然聽不進去。”

張居正就是來問這事兒的,他覺著老師清楚自己的心意,無論如何,都會給自己一個解釋的,如果在沈默這裡得不到答案,他就直接去找老師問個明白。

“老師說,徐璃並不是你的良配,太嶽你要續絃,還是應該在原籍,找個知書達理、門當戶對的女子婚配,這樣才不會誤了你。”沈默輕聲道。

聽了沈默的話,張居正許久沉默不語。

沈默只好又勸道:“太嶽莫要誤解了老師的意蘊。以弟愚見,你若和師妹成親,在可預見的將來,便無出頭之日。這對你是何等不公?你胸中抱負遠大,能接受的了嗎?”老師提拔學生,雖然算不上天經地義,但也是人人預設的遊戲規則了,但一旦張居正成了徐階的女婿,徐階就必須就避嫌了,不可能再加超擢……當然這只是沈默自己的解讀,徐階到底怎麼想的,只有徐階自己知道。

張居正抬起頭來,笑容平淡道:“江南不必擔心,我把難過都留在昨天了。‘風塵何擾擾,世途險且傾!’老師的苦心我懂,不會受困於這些兒女私情的。”

“那是最好……”沈默心說,如果是我,可沒這麼灑脫。

“不說這些了。”張居正深吸口氣道:“談正事吧。”這本是他昨天想跟沈默說的,結果橫生意外,只能今天談了。

“說吧。”沈默微微頷首,他知道張居正要談什麼。

“我要推行幣制改革!”談到正事上,張居正的臉上,已經見不到一點沮喪、失落,和兒女情長了。

“這可是個大題目。”沈默不動聲色道。

“現在江西、廣東,都在推行一條鞭法,這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張居正一字一句道:“藉著一條鞭法的東風,我準備把這事兒辦了!”

第七七五章 多事之秋(下)

沈默的簽押房外,種了兩棵樹,一棵是柿子樹,一棵也是柿子樹。時近深秋,枝頭的葉子落光了,掛滿了小燈籠似的火紅柿子,煞是好看。

坐在直起湘簾的明窗前,張居正侃侃而談。他所說的‘一條鞭’法,就是將一州一縣的所有田賦、徭役以及各種雜差和貢納,統統編為一條,折成銀兩交納,並由官收官解。稱為‘一條編’,因為編與鞭同音,故而後來都稱‘一條鞭’。

在一條鞭法出現之前,農民對朝廷的負擔,主要有四部分,一是土地的田稅,二是特產地要向朝廷貢納土產……比如杭州要貢茶,湖州要貢綢,雲南要貢木頭等等……三是壯丁要服徭役,四是,在正役之外,還有各種額外的雜差。

這一套賦稅制度,是極為不合理的。先看農民,因為交納田稅,均是谷麥實物,所以,每年夏秋交稅之期,先由各保各甲收齊稅糧,用車船送到鄉里,再由鄉及縣,由縣及府,由府解運各布政使廒倉,其間不知要耗去多少運力差役,又不知因沿途損耗,層層盤剝,糧戶平白增加多少負擔!同時,他們還要負擔沉重的勞役,在正役之外,官府隨意加派雜差,免費大量使用勞動力,嚴重影響農民正常的生產活動,並將其牢牢的束縛在土地上,使社會缺乏自由的勞動力。

結果便是,農民苦不堪言,掙扎在破產線上,出現大量的逃亡,而國家,也因為貪官汙吏的層層盤剝,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尤其是缺少可供支配的銀錢,長期在經濟危機中不可自拔。

改革勢在必行,早已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事實上,在一條鞭法之前,自洪武后期,至今一百五十年間,本朝便已經出現了一系列的賦役改革,如‘均徭法’、‘均平銀’、‘綱銀’、‘徵一法’、‘十段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