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報就覺得辛苦。
溫婉見到皇帝說她辛苦,望著皇帝:“這又當娘又當爹的,能不辛苦。等白世年回來我就不辛苦了。”白世年回來,兩兒子就交給白世年管。她是再不管了。也讓她舒坦幾日。
皇帝聽到溫婉提起白世年,沒應溫婉的話。只是看著她。溫婉奇怪地問道“皇帝舅舅,是不是我臉上有什麼髒東西?”說完,趕緊讓人取了鏡子過來。溫婉照著鏡子,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瞧這自戀的)。
皇帝以為溫婉會幫著白世年問話呢:“我還以為你問我為什麼不讓白世年出兵呢?”白世年這已經是上了第三道摺子了。
溫婉看皇帝如看怪獸:“我早就對皇帝舅舅說過,我對軍務不熟悉。皇帝舅舅既然沒應,那肯定是時機不成熟了。我這個門外漢就不瞎問了。”不懂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裝懂。
皇帝點頭,表示確實時機不到。
溫婉面色一寒:“皇帝舅舅,既然時機未到,白世年為什麼這麼急切地要出兵?準備不足乃是出兵大忌?你沒下聖旨斥責他?”白世年搞什麼東西。不會是因為急切回京,所以失去了分寸。想了下溫婉又搖頭,應該不會。邊關二十多萬的將士,白世年不會拿他們的姓名當兒戲。而且身邊的葉詢等人也不會幹看著。
皇帝笑著說道:“不是前方戰事不充足。而是……”說到這裡,皇帝賣了一個關子:“你猜猜?”
溫婉滿臉黑線,皇帝什麼時候惡趣味了。這沒頭沒腦的,讓她猜,她這麼猜。溫婉沒好氣地說道:“要我猜,總得給點提示。”
皇帝笑了下說道:“提示就是跟你也有莫大的關係。好了,這件事就到了你耳邊,不能再傳給另外一個人了。包括白世年。”因為溫婉嘴巴一向緊,皇帝也沒藏著捏著。
溫婉迷惑住了了,跟她有關係,跟她有什麼關係。回去的時候還是摸不著頭腦。做在馬車裡,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因為有皇帝的話,也不敢跟夏瑤跟夏影商量。最後想得溫婉都頭疼了,也不去想了。省得死更多的腦細胞。
被溫婉唸叨的白世年,也是各種鬱悶啊!兒子都六歲了,他都沒見過。他也不是沒跟皇帝上過摺子,想要回家探親。他不怕辛苦,不怕奔波,只為回去見見老婆孩子。可惜皇帝都沒準。
這也就罷了。畢竟他現在是頭頭,不能隨便走開的。但是白世年提出詳細的作戰妨礙,要出兵攻打滿清,都給皇帝否決了。
這兩年邊城的戰事越演越烈了。因為鎖關政策,滿清物資匱乏,掠奪的更加嚴重。白世年在經常有滿清人出現掠奪的地方囤積重兵。其實以現在大齊的國力,完全可以打一次打仗,也就是說,大軍出征完全沒問題的。白世年想不通為什麼皇帝不讓出兵。就是葉詢也不知道皇帝在想什麼。按說現在能出兵,就算滅不掉滿清人,但也可以將他們趕到沙漠深處。
白世年作戰計劃再一次被打回來以後,白世年都有些煩躁了:“軍師,你說皇上到底怎麼想的?如今兵強馬壯,糧草充足,為什麼皇上不同意啊?”白世年抓破腦袋也沒想明白。作戰計劃從去年到今年,他已經上了三次。完善再完善,可每一次皇帝都說不穩妥。打仗哪裡有百分百穩妥的呀,白世年真想面聖問問皇帝。
葉詢也想不明白。
四十五:教導
收費章節(20點)
四十五:教導(第二更,求粉紅)
白世年氣得將被打回來的摺子扔在桌子上。
葉詢也是滿臉無奈。如今攻打滿清的時機已經成熟了,萬事俱備,就差皇帝的首肯。當然,也有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但是這是在打仗的情況下,這還沒開打,而且皇帝不允許開打。好吧,若是皇帝是個昏庸的,貪生怕死的昏君也能理解。但是皇帝明明是明君,登基十一年,如今大齊國力雄厚,皇帝不答應肯定有他足夠的理由。葉詢忍不住問道:“元帥,郡主有沒有回信?”他們兩個沒法瞭解皇帝的想法。所以葉詢讓白世年問問溫婉。畢竟溫婉是皇帝的超級心腹。對皇帝有很深的瞭解,應該能猜測到幾分聖意。
白世年搖頭:“還沒得到溫婉的回信。”從去年開始,溫婉就很少給他寫信了。有事也都是由明睿跟明瑾代筆。白世年雖然很欣喜兩個兒子的字越來越好看了。但是也抱怨溫婉越來越懶了,連給他寫信也不願意,都不將他這個當丈夫的放在心上。
白世年想到這裡,心情激憤。回了書房寫了一封常常的信給溫婉,控訴溫婉的種種罪行。最後要求溫婉必須有錯就改。
溫婉在莊子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