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一四海之後,以西北邊境與胡虜密邇,慮為邊患,故於甘州設立陝西行都司,寧夏設立五衛所,大同設立山西行都司,宣府設立萬金都司,古營州設立大寧都司,於遼東古襄平設立遼東都司,各統屬衛如臂指之相使,氣脈之相屬,以捍衛夷虜,又分封肅、慶、代、谷、寧、遼六王於甘州、寧夏、大同、宣府、大寧、遼東,凡百軍馬俱聽節制,以藩屏王室。若有寇賊侵犯,就命各王掛印充總兵征剿,各邊初無總兵鎮守巡撫官之設,彼時胡虜遠遁,邊方寧謐。
朱棣的即位,打破了北部邊防的這一格局。
朱棣以一隅之兵爭天下,必須先安定後方,鞏固地盤,並需要擴大自己的力量。安定後方,有兩點十分重要,一是號稱〃善謀〃、實力僅次於燕王的寧王朱權不要做梗;二是韃靼諸部不要乘機搗亂,如果能爭取他們加入自己的營壘則更好。《明史》說:
成祖從燕王起靖難,患寧王躡其後,自永平攻大寧,入之。謀脅寧王,因厚賂三衛,說之來,成祖行,寧王餞諸郊,三衛從,一呼皆起,遂擁寧王西入關。成祖複選其三千人為奇兵作戰。天下既定,徙寧王南昌,徙行都司於保定,遂盡割大寧地畀三衛,以償前勞。
這裡講燕王〃靖難〃之後做了三件事:徙寧王南昌,徙行都司保定,割大寧之地。朱棣不惜削弱北部邊防以奪取和鞏固皇位,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沉重。
關於〃盡割大寧之地畀三衛〃,明人的記載是很多的。然而《實錄》、《明會典》等官書並無記載。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說:〃靖難兵之起,三衛夷人從戰有功,故畀之(大寧之地),國史不書,莫可考焉。〃 茲舉私史數例:
鄭曉:《皇明四夷考》:
靖難初,首劫大寧兵及召兀良哈諸酋率部落從行有功,遂以大寧畀三衛,寧王移封南昌,徙行都司於保定為大寧都司。今三衛歲二貢,貢衛百人。
王世貞:《弇州史料前集》卷十八三衛志:
文皇從燕起靖難,使使以賂請,而兀良哈以騎來從戰有功,……文皇帝乃移王與其軍內地,而以其地畀兀良哈等,使仍為三衛,其官都督至指揮千百戶有差,約以為外藩,歲給牛具、種、布帛、酒食良厚。
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卷二十三:
靖難兵起,……盡拔大寧諸軍及兀良哈三衛胡騎,挾寧王入松亭關,趣援北平。永樂元年敕諭兀良哈部落曰:……今仍舊制。設大寧、福餘、朵顏三衛,俾爾等統處軍民,鎮守邊境……乃廢大寧鎮,空其地給賞三衛夷人,每歲朝貢以為東北外藩。
朱鷺:《建文書法擬》上:
建文元年十月,靖難兵以寧王權及大寧諸軍、兀良哈三衛胡騎入松亭關,趣援北平,大寧空。(大寧既破……從官稍稍入城,陰結諸胡並思歸之士,瀕行寧王餞送郊外,伏兵擁寧王去,遂詔諸胡及護衛官校,皆從寧府畢發,而城為之空。其後,大寧棄與朵顏諸虜,而行都司遷保定。)
屠叔方:《建文朝野彙編》:
燕王靖難初,兀良哈騎兵先韃靼來助,遂棄大寧故地與之,以內邊為界。
談遷:《國榷》卷十七:
義旗初建,首下大寧,簡兀良哈三千騎為奇兵,立三千營,不忘其德,盡捐大寧地予之,割雄鎮以資伏莽。
此外,還有相當多的文章奏議均同此說。
在蒙古方面,記載此事的則有《蒙古黃金史綱》。
朱風、賈敬顏譯:《蒙古黃金史綱》:
永樂皇帝統帥自己少數護衛與山陽之六千兀者人 ,水濱之三萬女真人又黑城的漢人整兵來伐洪武皇帝之孫建文皇帝,捺銀印於頸而廢逐之。於是……永樂皇帝為君……號曰永樂大明。以擁立之功而賜與六千兀者人以三百大都。
這段話雖未確指以大寧地畀兀良哈之事,但卻有力地證明靖難時朱棣與兀良哈之間有過一筆政治交易。
日本和田清先生對以大寧畀三衛的說法表示懷疑。他認為此說是由於人們對建文帝的同情而將事實演義了。他說〃三衛遠在北方的根據地,它既沒有被成祖收買的可能,也沒有脅從寧王的可能〃。〃成祖不但沒有得到三衛的援助,反而曾為制馭三衛費盡心機〃。而且成祖還說過〃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以永遠無事矣〃這樣的話。成祖棄大寧,有〃徐圖他策〃的打算。只因為他的死,重置大寧的志願才未得實現。
第113節:天下一統(23)
類似的說法在明朝時便已出現,或為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