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用心地學習外語。平時課餘時間都抱著外語讀,有天晚上還看見她在窗戶外借著屋裡的燈光看書,“成績很快趕上去了”。 在家中她臥室的白粉牆上寫了一行鉛筆字:“一定要爭氣(向童弟周學習)”;而在另外一張小小的課程表上,密密麻麻寫著“歷經風雨才能見彩虹”,“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句。 現在她已經考入曹縣三中,學習努力,成績優秀,編入了重點班。 當地派出所的人找他們去問了,說娃到底有沒有艾滋病,他們說,高教授說啦,查過血,沒艾滋病。 “派出所的人瞪著眼說,現在查沒艾滋病,萬一哪一天查出有艾滋病,咋辦?” “我們相信高教授,她是個大好人,再說,她也不會害她老家的鄉親。” 艾滋孤兒分散撫養進入正常的家庭,能得到父母的愛護,生活的保障,所接觸的全是正常的夥伴、同學。幾個月過去後,他們會慢慢忘記昔日的痛苦,精神集中在正常的學習生活上,這樣有利於孩子的正常成長。否則他們的生活問題、學習問題、心理問題都會葬送了他們的前途!河南省文史館館員林從龍先生有詩為贊: 高耀潔頌著文講學訪山翁,防艾呼聲遍國中。 收養孤兒揚母愛,泱泱江水仰高風。 這些可愛的孩子過早地遭遇了不幸,他們有相同的經歷,聚集在一起,容易產生不正常的心理。據作者瞭解,他們結拜義兄弟弊端更大。 集中辦孤兒院還牽扯到經濟問題,如租房、工資、生活用品等等,加重了社會的負擔。國際上並不推崇孤兒院這種形式,因為孤兒院會加重兒童的心理陰影,他們被社會看成另外一個群體,身心健康會差一些。現在美國有一種方式:找兩個人分別擔任父親、母親角色,負責撫養一個孩子,孩子生活上得到的關懷跟正常人一樣,因此他的人格是健全的。&nbsp&nbsp'返回目錄'&nbsp&nbsp

1艾滋孤兒分散撫養好(3)

第14屆國際艾滋病大會上釋出過令人震驚的報告:到2001年,全球有1340萬15歲以下兒童的父母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大致相當於美國5歲以下人口的總數。到201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2500萬。 “單憑這些數字不能說明問題。”負責全球衛生事務的彼得森博士說,“這些數字沒有反映出那些儘管父母還活著,但處於危境中的兒童。數不勝數的兒童生活在死神纏繞的父母身邊,並且照料他們。它所帶來的社會影響超過對孤兒本身的影響,也是前所未有的。” “這樣長大的兒童將不會有正常的健康發育過程,他們將缺少食物、住所、教育、營養和醫療。” 彼得森補充說。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貝米拉說,國際社會面對這一孤兒危機的策略,首先必須加強和支援家庭保護兒童的能力。她強調:“事實上絕大多數孤兒和弱勢兒童都生活在他們直系親屬或親戚家,所以對家庭的支援至關重要。”這既包括對他們生存的直接支援,也有對他們的長遠支援,既是經濟的,也是社會心理的支援。 貝米拉認為:“更重要的是盡全力使他們平等地在學校接受教育。政府要為弱勢兒童制定適當的政策和提供必要的服務。還要創造一個全社會支援艾滋兒童的環境。” 2001年5月,第五次東亞及太平洋地區部長會議上,在《北京宣言》中,中國政府對需要特殊保護的兒童(包括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做出了承諾。 2001年6月,聯合國艾滋病特別大會發表了應對艾滋病問題的承諾宣言草案——“到2005年,制定並開始執行國家政策和戰略,強化家庭和社群能力,以便在支援性環境中由負責的成|人照料和保護孤兒,增加提供適當的諮詢和心理幫助,確保受艾滋病影響的家庭的孤兒和其他兒童一樣,平等地入學和獲得社會保健服務。保護孤兒不受虐待、歧視。” 2003年世界銀行人類發展網路首席經濟學家發表報告說:“應該把艾滋病從純粹是衛生部的職責擴大為整個國家的經濟問題,使財政部長、###長在決策時清楚地知道,艾滋病也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nbsp&nbsp'返回目錄'&nbsp&nbsp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2他們的生活現狀(1)

艾滋孤兒在全國各大辭典上查不到這一名詞,但顧名思義,他是被艾滋病奪取生命人們的遺孤。這些艾滋孤兒怎樣才能有飯吃、有衣穿、有學上、和正常兒童一樣過生活呢? 滿含熱淚;兩位孤兒不知未來如何生活我和很多艾滋孤兒談過話,他們迫切希望有飯吃、有衣穿、有學上。他們的親人面對他們這些微小又合理的要求卻顯得很無奈。2001年4月30日我在某疫區一個小學調查,100多名學生中有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