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雖然狹長但南北相距不太遠,有必要修造鐵路幹線麼?須知這鐵路修造的費用也是極高的,依你高句麗國現有的國力恐難以支撐修造。還是不學為好。”
“不!陛下,建武已將修造鐵路的好處傳書給了父王,家父回信讓我等高句麗學子學習建造之法,可見家父是同意營建高句麗鐵路幹線的。”
“唉!你高句麗國國土面積與我朝一州郡相似,國內哪有那麼多貨物需要用鐵路運輸的,建了也有些浪費。”
“陛下差矣!若是我高句麗國鐵路使用天朝鐵路一般標準,今後則能與天朝涿郡鐵路相連。日後,我國物產便無需透過海路進入天朝了。同樣這對天朝商貨進入我國也極為便捷。既是雙方互利,何不對我國開放製造技術呢?請陛下三思。”
“哦?若這樣說的話倒也不錯。想每年都有數月海路冰封,兩國商貿便斷絕。若是聯通你我兩國的鐵路造好,便沒了這方面的束縛了。容朕想想~”其實,楊二說的一切都是在為讓高句麗主動修鐵路住鋪墊。與西突厥國一樣的道理,與其今後滅了突厥府自己撥款建造,不如讓他自己先造好,自己隨後去接收撿現成的就是了。哪有拒絕高句麗國自建鐵路的道理?不用忽悠高句麗國王高阿那了,這個高建武修建本國鐵路幹線的願望哪叫一個高漲。
“營造鐵路須鋪設鐵軌,需要大量精鐵,貴國能支撐麼?”楊二假裝思考後接著問道。
“我國打下新羅百濟兩國,同時也收了這兩國鐵礦及冶煉廠,加上我國自有的精鐵,應該夠用。”高建武肯定的答覆著,楊二聽了心中暗喜。
“修建鐵路不難,但製造機車頭難度頗大,朕建議貴國直接購買我朝機車頭及車廂。”
“這~也不是不能考慮。只是這購買的費用~”高建武知道購買的話,這個費用不是個小數目,不禁有些為難。
“呵呵!費用嘛~好說,出了向我朝貸款購買外,也可以考慮以出租的方式給你,如何操作下來可自去商務部詢問。”
“嗯!如此便多謝陛下了!”高建武大喜拱手致謝著。
“還有其他事情麼?不妨都說出來聽聽。”將鐵路外銷一事基本敲定了,楊二又問高建武。
“其實,陛下,建武還有一事相請~”
“說吧!”
“建武聽說天朝工坊正在試製一種新式機器,這種機器可替代燒煤的蒸汽機車,特別是用於艦船之上。我國三面環海,原本使用海船便多,但都是木帆船。不知陛下能否轉讓此項技術給我國,以改造我國現有海船。”
“這個嘛~恐實難做到。”楊二略想了一下便直接拒絕道。
“還請陛下指點建武,因何難以做到?若是費用問題,這些可以商榷。”高建武有些著急道。其實陸地上他需要鐵路,海上就需要新式的機帆船,兩者同樣重要,只是不明白為何這些東西都只有大隋的能工巧匠能造?
“呵呵!建武兄勿急,因為新式船用汽輪機需要使用一種極為罕見的燃料,貴國是生產不出這種燃料的,它不同於現在船用的蒸汽輪機使用的黑煤。”
“啊?原來如此。但只要陛下願意賣給我國這種燃料~”
“不~此種燃料我朝尚且不敷使用,哪有多的供應貴國啊?”在楊二心裡,這種汽油或是汽柴油船用發動機是絕對不能對外賣的,不是錢的問題,再說自己也不差錢。
“也罷!怪建武執拗了。若是天朝廢棄不用的蒸汽輪機呢?能否賤賣我國?”高建武退而求其次仍舊不願放棄,因為就算大隋淘汰的船用蒸汽輪機對高句麗國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呵呵!這個恐怕也不行,朕早有諭旨不得外洩。”
“卻是為何?”
“呵呵呵呵~”楊二笑而不答,緩緩轉身往城樓下走去。
“世子,隋皇走遠了,回館驛吧!”遠處靜候的護衛家將乙支文德走過來輕聲說道。
“唉!只得先回去了。對了,乙支將軍,文在寅侍郎回國組織的第二批1500人遣隋使學子何時來到長安?”
“稟世子,若是不出意外,就這兩日內便會趕到。”
“好!到了之後,將其中專門負責情報蒐集的暗探以學子的身份派往華陰城,那裡是大隋最大的軍事基地,最新的船用汽輪機將在那裡下水實驗。讓這些暗探如論如何也要混入基地內部,打探資訊,最好能取得其生產工藝技術。唉!大隋對我朝保密,這不是好兆頭。”高建武仰天長嘆道。
“世子,這~如果稍有不慎被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