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言盡於此,待某再次轟城。”說完,裴蘊轉身便回返本陣。
“快令將士們速速離開城頭,到城下躲避。”王仁則見裴蘊回陣,立刻就看到那列炮隊有了動作,嚇得趕緊下令讓剛登城防守的將士立刻退下城去。
但王仁則命令將士們剛剛來到城下死角處躲好,就聽城外又是一陣讓人膽寒的炮聲響起,眾將士立刻用雙手將雙耳捂住。
連綿不息的炮轟持續了小半個時辰,城下守軍在大地的震撼中苦苦捱著,不少士卒雙膝跪地不斷對著上天磕著頭,哀求著老天讓自己躲過劫數。當城上的爆炸聲停止很久了,守軍們都未反應過來。
“將軍,停了,你聽。”一個護衛不斷推搡著緊緊捂住耳朵,緊閉雙眼的王仁則叫道。
“啊?停了麼。快登城去看看,晉軍是否來攻了?”
“將軍,還看什麼啊!城牆已經垮塌了大段了就是城中民房也被毀了多半,我軍傷亡慘重。”
“啊!”王仁則彷彿才從夢中驚醒,趕忙起身回頭看向城牆方向。果然,映入眼界的早已沒有了高大的城牆了,取而代之的盡是一堆垮塌的破碎磚石,僅有不遠處的城門那段還矗立在煙火之中,城樓建築已是一堆熊熊大火。再看城中到處火起。
“唉!大事去矣!某所依賴的城池俱毀,這裡如何守得。”王仁則自言自語的唸叨著。
“將軍,是守是降快些決斷才是,若是晉軍攻入城中,我等皆死。”
“打出白旗,全軍出城投降。”王仁則稍加猶豫後,作出了決定。沒了城牆的護持,自己的這8萬人馬根本不是城外毫無損傷的晉軍30萬人的對手,抵抗已經毫無意義了,早晚都是死,不如早降了。
手下眾軍聽了,沒有一人有異議,更是巴不得早降了。
在城外裴蘊等晉軍眾將的注視下,只見一隊舉著白旗蹣跚而出的人馬,正源源不斷的從殘破的城門裡走出。
一陣熱烈的歡呼聲在裴蘊身後驟然響起,這是手下將士勝利的歡呼。裴蘊此時臉上也聚滿了笑意,不住點頭。
“裴帥高明,真沒想到,洛口守軍真的出城受降了。”華公義笑著對裴蘊說道。
“是啊!都賴主公能造出這攻城神器啊!洛陽軍何曾見過如此威力的火器?若是再敢頑抗都成齏粉也!如何不降?呵呵!”裴蘊摸著鬚髯笑著道。
“你等速去收容降兵,收繳武器。其餘人等隨本將進城安民。”華公義轉頭對身後幾將吩咐道。
至此,洛陽門戶洛口城又回到楊二手中,只是已經殘破不堪毫無修復的意義了。
捷報經快馬送上瓦崗楊二手中。
“呵呵!好啊!這才幾日,洛口城又歸了本王,還收降了近8萬洛陽軍,本王沒有看錯,裴蘊真帥才也!”楊二看過裴蘊送來的報捷信後,朗聲大笑道。這洛口城一旦攻破就如同開啟了通往洛陽和南下中原腹地的咽喉通道,楊二如何不喜!
與裴蘊中路軍一帆風順的攻擊不同的是,東路宇文化及率冀州晉軍對唐壁最為看重的大城濮陽城的攻擊卻顯得極為不順。
如果說洛口城僅算作一處大型城防要塞的話,這濮陽便是中原兗州的一座大城。這座大城自古以來便是爭奪中原的必爭之地,城防設施遠非洛口城所能比。加上冀州軍尚未裝備轟天鐵炮,攻城手段仍是沿用的老一套。故此,濮陽城守軍也守得相得益彰,滴水不漏。
濮陽城外,宇文化及中軍大帳中,一般文武正在商議著攻城之法。
“大人,今天末將與雷明將軍連攻了3次,折損了4000多人馬,還是敗了下來。”中軍大將司馬超垂頭說道。
“嗯!本官知你等盡力了,攻城不下怪不得你。諸位將軍可有破城之計?”宇文化及看向眾將問道。
“大人,濮陽城中守軍有近10萬,加上城牆過於高大,守軍準備充足,若是強攻徒勞無益,頻增傷亡。不如另想他法破城。”伍雲召出班建議道。
“雲召將軍可有破城之法?”
“大人,我軍有35萬之多,不如以20萬圍住此城,另15萬人馬由末將帶領先行掃平濮陽城周邊各城。據悉,濮陽守軍多為近期唐壁新招之軍,其家屬多在周邊各縣,可使守軍家人到城下勸降守軍,更可以亂其守城軍心。”
“嗯!雲召將軍此計不錯,就算我軍攻克此城後也是要派將平滅周邊諸縣的,不如,先行此事。雲召將軍可去營中調撥15萬人馬,再令侯君達、焦方、伍魁為副將,先行攻打濮陽周邊衛南、增城、清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