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勢力、提升我們的戰力、拖延對方軍團到達主位面的時間著手,我並不需要獨力戰勝那些殺之不盡的妖魔鬼怪,但卻可以增強‘勇者’的數量和質量,積小勝從大勝,最終扭轉局勢。”
而事實的發展,這種戰略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正義點數系統和正在蓬勃發展的魔動機械學,無疑已經增強了整個位面的平均戰力和潛力,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十年就可以更新換代兩次,這些許領跑的優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放越大。
地下世界、北地的改變,給了我們的新的希望,這都是“歷史”上沒有的重要轉折。
而原本的“領袖角色”聖堂教會已經被動搖了根基,這看似是我個人的私怨,好吧。我也的確承認自己有私怨。但若是翻翻“歷史”的舊賬。就可以看出比神一樣的敵人和豬一樣的隊友更可怕的,是明明是豬卻以為自己是神的蠢蛋上級。
“我覺得我們優勢很大;A過去吧。”
“堅守陣地,堅守陣地,只要拖到下個禮拜,你們的勝利是對教皇的生日慶禮。援軍?援軍下個月或許就會來了!不,他們不是來收屍的,也不是搶功的……但其中有紅衣大主教的兒子,你懂的……靠。居然敢掛我的通訊,小心我審判你為異端!”
“……結盟?和那些異端?和那些黑面板的異族?願聖光降臨在他們的頭上,燒死他們這些惡徒,我們需要更多的聖戰!”
戰場上最忌諱的,或許就是這外行指揮內行的奇葩戰爭,而偏偏在那段歷史之中,全盛期的聖堂教會夾著諸多降臨的真神化身、神使、天使族的威勢,硬生生的成了秩序聯軍的核心。
他們給每個國家都送去了督戰的主教,但結果這些新上任的“督軍們”,口中說著“我是來慰勞戰士、傳遞神恩的”實際上卻在戰爭前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嗯。為對手起到的正面作用。
至於為什麼只是前期起到了作用,除了這種事情一多。各國都開始架空“大督軍們”之外,更多的是隨著戰爭的進行,累積的失敗和災難讓更多的人信仰聖光,卻也讓聖光的執行者聖堂教會名聲掃地。
原因?已經被逼到絕境的戰士,捨得拼出一切把任何騎在自己頭上瞎指揮的混賬拉下來,殘酷的戰爭讓這些老爺官自然被淘汰。
而即使南方教派不做什麼,“歷史”依舊會出現新的教派分歧,聖騎士和聖光牧師和高高在上的主教老爺拉開距離,“奇蹟之手”的最強聖騎士率團離開教會,這是“歷史大勢”和當時客觀形勢發展的需求,無法阻礙,也不可能阻礙。
當然,他們造成的損失,卻也無法彌補。
而如今,未來至少比“歷史”同期要好得多,以現在聖堂教會的聲望,別說派出主教當做督軍了,要要給各國指手畫腳,先搞定南方教派再說。
再說了,有橡木鎮那次冒領戰功的行徑,就是拒絕有了理由,想象“歷史”中那樣當傳奇豬隊友,顯然已經不太可能。
僅僅只是從這兩方面來看,歷史就已經發生了改變,但世界的發展永遠不可能如個人所願,有有利的一面,自然也有惡化的一面。
比如說拜爾,歷史上泰坦和亡靈大帝們拼的同歸於盡,最後負負得正,簡直是不可能複製的奇蹟,而如今雖然拜爾依在,泰坦和亡靈大帝們都是實實在在的威脅,既然被稱為奇蹟,就是基本上不可坑複製的例子,他們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大麻煩。
而到了如今,雖然整體形勢比“歷史”來的好,該發生的依舊發生了,而當戰亂以世界規模擴散的時候,再想去逐一阻止,既不現實,即使勉強實現,也是勞民傷財且一無所獲的結果。
畢竟,這就是如同一個已經破了無數洞的獨木船,等你一個個去找漏洞去補,新的漏洞也在不斷出來,等補得差不多了,船也沉了。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邊角的小打小鬧已經毫無意義,既然已經到了刺刀見紅的時候,我也準備不擇手段謀取勝利,用句不怎麼恰當的話來說——有膽子正面上我哦。
咳,貌似翻譯語法錯誤,這句話的原話應該是用“有膽子堂堂正正的從正面攻過來啊!”,都是調皮的字幕組的錯。
“準備好了嗎?”
拍了拍斗篷上的灰塵,這身剛剛被快遞郵寄的新衣可不便宜。
輝煌的甘藍色頭冠上有著月光的徽記,星光在其上凝聚,神器的冠冕就像是額上閃爍發光的月弧,我還不能太控制神器的力量,微微閉上的雙瞳中滿是神光,那是月神最純粹的力量。
【派翠西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