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茗兒也將她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向楊成全部詳細地說了一般,還有她的身份和那枚藍寶石更多的事情。
茗兒隨著皇甫青青來到長安之後,一開始確實在皇甫青青的府上待著,本來想著安分地待在皇甫青青身邊,等著楊成來到長安。
但是,皇甫唯明為了當上皇親國戚和他對仕途的狂熱,竟然將皇甫青青嫁給了太子,而且李隆基也同意了。
就這樣,皇甫青青開始和皇甫唯明之間的關係極具轉折,兩人見面就開始爭吵,最後皇甫唯明大怒,認定女兒這是對楊成還是念念不忘,於是就將皇甫青青軟禁在府中,平日出入都要被家奴死死地盯著。
茗兒也是被牽連到了,皇甫唯明得知茗兒是楊成的妹妹之後,認定一定是茗兒暗中幫助女兒和楊成往來,於是就將茗兒趕了出去。
茗兒一個人就開始在長安中閒逛,當時正好趕上華清池行宮建成,皇家急需一批宮女進入裡面,於是茗兒就陰差陽錯地進入了宮女的行列,進入了華清池。
至於看到那麼藍寶石,茗兒也是最近幾天楊玉環來到華清池之後才看到的。
茗兒是昭武九姓中火尋王的女兒,火尋氏是一個小部落,只有三百戶,數年之前在動盪的西域被吐蕃人所滅。
火尋王在唐軍到來之前就戰死了,茗兒在亂軍中迷失了方向,最後進入吐蕃人的地盤上,被吐蕃人抓到成為了奴隸。
拜火教在昭武九姓中非常盛行,而且火尋氏更是忠誠此教。當年俾路斯逃往大唐之後,然後被唐高宗任命為波斯都護府的都督。
隨後,俾路斯就在以拜火教的名義在昭武九姓和突騎施人中招募了近萬士卒,但是沒過多久,俾路斯就病死了,於是波斯復國的希望就側地破滅了。
但是,俾路斯在最後臨死之際,當著當時在場的昭武九姓和突騎施等一眾信奉拜火教的信徒們起誓,那就是誰收集到了兩枚聖物,就繼承了拜火教主神馬茲達在人間的使者,也就是薩珊王朝的合法統治著,就可以統領拜火教信徒戰鬥,恢復薩珊王朝,驅除伊斯蘭,建立拜火教王國。
之前拜火教主神馬茲達在人間的使者都是由薩珊王朝的國王擔任的,薩珊王朝是波斯人的最後一個王朝。
這個時候的宗教還沒有和皇權脫離,倭馬亞王國的最高統治者哈里發,就是皇權和教權於一身的,薩珊王朝也是如此。
於是這個誓言就在拜火教中傳開了,並且被堅定地守衛著,雖然薩珊王朝已經滅亡近百年,伊斯蘭文明已經取代了拜火教在中東崛起,但是沒有受到太多波及的西域還是成為拜火教的最後一塊淨土。
同時西域諸國這些年也一直沒有忘記尋找這兩枚拜火教的聖物,準備實現拜火教的復興,建立他們自己的國家,將伊斯蘭文明趕出他們原來的家園中。
楊成倒是沒有聽說過這些,但是對此也很有興趣,然後隨後問及另外一枚寶石當時為什麼沒有在俾路斯的手中時。
茗兒對此也不是很清楚,她只知道俾路斯的這個誓言,對於當時俾路斯為什麼只帶出來了一枚寶石也不得而已,而且當時俾路斯已經將這枚智慧之眼獻給了大唐皇帝。
如果不是俾路斯最後病危,他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誓言來,楊成估計俾路斯可能最後有些不甘心所為。
當時薩珊王朝已經沒了,拜火教的根基也消散了,俾路斯最後臨死之前,傷心家絕望的同時,才會說出那樣的誓言了,希望後人能夠實現復興拜火教和薩珊王朝的事業。
楊成隨後又和茗兒談論了一些關於拜火教的事情,但是茗兒知道的也有限,然後驚恐交加的茗兒很快就在魚兒的房間中睡著了。
楊成看著熟睡的茗兒,心中不免一陣的感動,他沒有想到茗兒偷這枚藍寶石竟然是為了他。
楊成隨後又開始端詳起來手中的這枚藍寶石來,然後嘴角閃過一絲自嘲的微笑。
西域?那裡距離長安不下萬里,他能夠有機會去嗎?從漢朝開始,中原王朝就開始經營那裡,但是一直成效甚微,大唐國力雖然強盛,但是依然沒有完全掌控那裡。
楊成知道用不了幾年,阿巴斯王國崛起,大唐在和阿巴斯王國之間的戰鬥中失敗,然後安史之亂爆發,大唐安西的精兵全部回到中原,最後大唐失去西域,那裡開始盛行伊斯蘭文明,並且最終被伊斯蘭文明統治了那裡,拜火教也徹底成為了歷史。
楊成想到這裡,不由地又想到了古麗塔絕美中透著傷感的眼神,這個有著虔誠信仰的女人,兩個人之間陰差陽錯一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