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請將甲士全部退出,然後我們放下吊籃,讓太子一人進來。”
此時,一個守衛興慶宮的禁軍校尉朝著太子李享大聲地吆喝道,他也看出事態的嚴重性了,而且剛才高力士下令嚴守宮門。
這些禁軍於是就感覺到事情的嚴重了,隨後就聽說到了太子領兵造反了準備逼宮了,然後就看到太子領著人馬來到了興慶宮前面。
李享起初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但是此時聽了這個校尉的話之後,才知道謠言已經傳入宮中了,此時皇帝李隆基已經警惕起來了。
李享得知這些之後,心中頓時涼到了低,李享是最清楚父皇李隆基的手段的,對於這樣些謀逆的事情,李隆基處置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殺光,無論這個人是誰,從來都不會手軟的。
此時,李享心中一陣的懊悔,本來是準備用來對付楊成的,但是沒有想到楊成沒有死,他反倒陷入這樣被動的處境中。
李享身體上一陣的顫抖,感覺到一陣的絕望,他剛才也在尋思著是不是讓身後的禁軍歸營,然後他一個人去興慶宮見皇帝李隆基,最後心中糾結了一番之後,李享還是領著三百禁軍一同隨行了。
首先李享擔心自己的安全,畢竟這個時候大街上到處都是楊成的親兵,而且李享清楚楊成手下的親兵也是兇猛無比,一旦遇上了,身邊沒有一些保護他安全的人是不成的。
同時在李享心中依然還是不看放棄處死楊成的心思,他準備領著禁軍馬上趕到興慶宮,估計那時父皇李隆基還沒有聽到宮外的謠言,然後李享就準備來一個惡人先告狀,向李隆基狀告楊成謀逆,領兵偷襲明德門。
然後李享那時就可以裝扮出一副領兵護駕的樣子,非但將謠言攻破了,而且還可能立下大功的,最重要的是他在謠言進入宮中之前趕到了李隆基身邊,就可以證明他是無罪的。
但是,此時聽到興慶宮守衛的禁軍說道讓他一人入宮的話,李享心中頓時一涼,他知道謠言已經傳入宮中了,而且父皇李隆基已經對他產生警惕了。
看到這般情景,李享膽小怯懦的一面就開始展現出來了,李享一時竟然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此時沒有膽量孤身一人入宮去見父皇李隆基,他擔心震怒之下的父皇李隆基直接將他賜死,這種事情又不是沒有。
當年得知太子李瑛穿著鎧甲入宮,李隆基震怒不已,然後就不問青紅皂白地直接下旨處死李瑛,時候雖然眾人都知道太子是被人陷害的,但是皇帝李隆基沒有提及此事,百官也沒有人敢給太子喊冤。
李享心中害怕,他擔心此時入了宮,父皇李隆基直接下令將他賜死,事後即使知道他是冤枉的,那時也晚了,畢竟人已經死了。
李享心中一陣的糾結和恐慌,他此時竟然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平日裡已經習慣了高高在上的感覺,吆喝身邊的人也是習以為常。
但是畢竟是長在深宮中,而且平日裡署官和宮人都是他的下人,自然是對他惟命是從,而且恭敬萬分,於是就讓李享養成了自己高人一等的感覺,就是那個在明德門陷害楊成的計劃也是李享想出來的。
身邊的人得知李享的這個計劃之後,頓時就是一陣的恭維,紛紛稱好,而且李享的這個計劃如果真的順利實行了,那也絕對是一個好計劃,完全可以將楊成陷入萬劫不復之中。
但是事情絕對不是按照你想象的那個樣子發展的,但是自以為是而且心智孱弱的李享認定自己的計劃絕對可以將楊成置之死地,並且為自己想出這樣的計劃而興奮,認定自己也可以做大事。
於是興奮的李享就沒有想到事情敗露之後的結果和應對的方式,從而讓楊成在明德門下掌握了主動權,並且一招將李享陷入被動之中。
此時,李享為了自身的安全,竟然領著禁軍來到興慶宮外面,已經聽到謠言的李隆基得知領兵而來的李享,就是在精明的皇帝也絕對會小心萬分的。
而且此時的李享又將膽小怯懦的一面展現無疑了,事情變化的太快了,讓他一時間竟然沒了主意,只知道來到皇帝李隆基的身邊,希望得到皇帝李隆基的原諒,認定這樣就可以保住性命了。
但是,此時讓李享一個人進宮,李享心中的膽小和怯懦有開始發作了,李享擔心自己孤身一人入宮之後會被李隆基賜死,於是李享此時又猶豫了,竟然不敢入宮。
殊不知,此時的他已經是將自己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了,此時李享最好的脫身方法就是孤身入宮向李隆基請罪,自己擅自調動禁軍之罪。
如果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