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流寇隊伍的不少人,都回到了家鄉,老老實實的種地,絲毫沒有謀反的意思了。
看到了這樣的情形,聽到了盧象升介紹的諸多情況,馬士英對鄭勳睿有了完全不同的認識,以前在京城的時候,聽到有關鄭勳睿的議論,大多是負面的,什麼鄭勳睿是依靠著內閣次輔文震孟的關係,才能夠年紀輕輕的成為朝廷三品大員的,什麼鄭勳睿為人傲慢,不懂得官場基本的禮儀等等,雖說這些話不能夠完全相信,譬如說鄭勳睿成為朝廷的三品高官,那就是憑著自身的本事掙來的,可馬士英也不能夠排除這些話語產生的負面影響。
按照陝西巡撫衙門文書的要求,在延綏各地展開大規模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之後,馬士英決定去拜訪鄭勳睿了,這是規矩。
七月初五,馬士英來到了西安府城。
沿路看見的情形,再一次讓馬士英吃驚,大量的百姓都在田間地頭勞作,這些人的臉上,沒有什麼愁苦的表情,幹活非常的賣力,回頭想想,這哪裡是半年多之前遭受流寇肆掠的地方啊,再想想鄭勳睿的能力,那就是非同一般了,能夠打的流寇魂飛魄散,能夠迅速治理好貧窮之地,這樣的能力,不受到重要,反而遭遇到非議,太不正常了。
巡撫衙門,廂房。
四十四歲的馬士英,見到了年輕的鄭勳睿,同樣感覺到吃驚。
閒聊一陣子之後,馬士英說到了延綏各地的事宜,語氣之中帶著請教的意思。
“下官上任之初,主要是熟悉延綏各地的情況,同時按照大人的要求,在各地興修水利設施,想不到延安、慶陽和榆林三地,都是異常的穩定,這大大出乎了下官的預料,下官對大人是佩服之至。”
第一眼見到馬士英的時候,鄭勳睿得出的感覺就是此人很是精幹,絕非史書中所說的情況,當然內心想些什麼,那是難以知曉的,不過看上去精幹的人,辦事情也是很得力的,延綏需要有能力的人。
“馬大人剛剛上任,尚需要時間多熟悉情況,至於說對本官的欽佩,就不必了,日後我們就需要一起努力了,本官在延綏和陝西等地,已經有四年時間,總體的感覺就是一樣,官府所需要做的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讓百姓有飯吃,不至於餓死,有很多人認為,陝西民風彪悍,百姓喜歡造反,這完全是誤解,若是官府不關心百姓,讓百姓時時刻刻面臨凍餓致死的情形,相信造反的不僅僅是陝西的百姓。”
“流寇肆掠如此長的時間,早就離開陝西各地,但是隊伍還是不斷壯大,山西、河南的很多流民,都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故而老百姓不是總想著造反,而是被逼無奈,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才做出此等選擇的,當然那些流寇的首領就不一樣了,他們才是十惡不赦之徒。”
馬士英頻頻點頭。
“大人說的是,下官也是如此看的,若是百姓沒有飯吃了,被逼無奈造反,也是情有可原的,下官回去之後,一定注意這方面的事宜,日後延綏各地如何的發展,下官還要依靠大人的指點。”
“馬大人客氣了,馬大人是延綏巡撫,延綏各地今後如何的發展,就要依靠馬大人了,陝西巡撫衙門,只不過是做一些提醒,互通有無,馬大人儘管放心,本官不喜歡插手具體的事宜,更不喜歡攬權,該如何做,馬大人儘管決斷。”
馬士英微微愣了一下,他想不到鄭勳睿說話如此的直接,不拐彎抹角,回味過來之後,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大人快言快語,下官也不敢隱瞞,下官以為,延綏各地之重點,還是在榆林邊鎮,榆林邊鎮承擔的責任不一樣,需要時刻提防後金韃子和蒙古部落的侵襲,故而下官之重點,也將放在榆林邊鎮。”
鄭勳睿微微點頭。
“馬大人之認識準確,榆林邊鎮位置很是關鍵,承擔的責任不一樣,必須要重視,不過榆林邊鎮如今的重點,倒不是蒙古部落,關內與蒙古部落的互市,一直都在進行,因為互市的原因,蒙古部落對關內有了很大的依賴,只要定期展開互市,蒙古部落絕不會展開進攻的,不瞞馬大人,鄭家軍之中,就有兩千蒙古部落的將士啊。”
馬士英看著鄭勳睿,目瞪口呆,好半天說不出話來。
第二百四十六章抽絲剝繭
鄭錦宏匆匆走入廂房的時候,鄭勳睿正在和徐望華商議商貿的事宜,這是鄭勳睿最為頭疼的問題,也是他和東林黨之間最大的爭議所在。
“少爺,調查有結果了。”
鄭錦宏的一句話,吸引了鄭勳睿和徐望華的注意力,他們知道鄭錦宏說的是什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