礎。
李自成做事情雷厲風行,一旦做出了決定,就馬上執行,大軍連夜朝著洛陽府城的方向而去,行軍的路線只有一條,那就是穿過汝州,進入到南陽府。
鄭家軍做著一切準備的時候,鄭勳睿沒有歇息,他在仔細的看著地圖,在長時間的沉思,鄭錦宏、劉澤清和楊賀等人,都去歇息了,畢竟翌日還有戰鬥廝殺,他們需要有足夠的體力。
陪在鄭勳睿身邊的,也就是徐望華了。
“徐先生,短時間之內剿滅流寇,應該是不大可能了,此次能夠生擒老回回和九條龍,應該是鄭家軍的保密事宜做的不錯,而且老回回根本沒有想到鄭家軍會參與到戰鬥之中,顧君恩逃走了,他一定會給李自成提出建議,那就是避開鄭家軍,不要正面對撞,而且他們會商議出來辦法,這就增加了圍剿的難度啊。”
“屬下倒是認為,大人剿滅李自成,時間不會很長,大人抓住了關鍵,那就是糧草,明日的戰鬥,只要能夠繳獲流寇的糧草,那就逼迫流寇行動,他們不可能不吃飯,失去了糧草之後,他們只有兩條路,要麼消失了,要麼就不停的劫掠,維持需要,這樣他們的行蹤就無法保密,鄭家軍就可以根據獲得的情報,準確的圍剿。”
鄭勳睿搖了搖頭。
“徐先生,鄭家軍剿滅流寇,是否取得勝利,關鍵在於捉拿流寇首領,目前也就剩下李自成和張獻忠了,若是不能夠生擒或者斬殺他們,流寇總會死灰復燃的,朝中的那些大人,不關注民生,這樣的認識短時間之內不可能改變過來,也就是說流寇總是有著足夠的兵源,李自成和張獻忠就算是遭受到打擊,一旦復出,還是能夠招募足夠多的軍士。”
徐望華也搖了搖頭,這個問題他也意識到了,鄭家軍想要生擒或者斬殺李自成和張獻忠,還真的存在不小的難題。
“徐先生,明日作戰,我看以驅趕為主,不需要過多的斬殺流寇,斥候必須要偵查清楚,看看流寇的糧草究竟在什麼地方,鄭家軍作戰的重點,就是截獲流寇的糧草。”
一名斥候匆匆進入到中軍帳,稟報偵查到的訊息。
鄭勳睿和徐望華的臉色都是微微變化了。
很快,鄭家軍軍士開始集合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沒有出路
鄭家軍全部都是騎兵,榆林邊軍的一萬步卒,最為主要的任務,還是護衛糧草等等,相當於後勤部隊,鄭家軍近三萬的騎兵發動的襲擊,絕非流寇能夠抵抗的,而斥候稟報的情報,就是李自成已經率領流寇前往濟源,可半路上卻突然迴轉,這讓鄭勳睿敏感的意識到了,李自成想著逃跑了,鄭家軍不能夠錯過機會,必須要趁勝追擊,給與流寇最大的打擊。
戰鬥就在如此的氛圍之下展開,而且是在丑時。
火把照亮了戰場,戰鬥的情形和鄭勳睿的預料是一樣的,李自成率領的精銳軍士,早就迅速撤離了,大量沒有太大戰鬥力的流寇甩到了一邊,不過逃命的李自成,無法帶走糧草,要是那樣他撤離的速度將大為減弱,所以鄭家軍繳獲了大量的糧草,但沒有金銀財寶,這些東西李自成是可以帶走的。
殺戮很是殘酷,儘管有一些流寇選擇跪地投降,但還是被賓士的戰馬踏在地上。
鄭勳睿目睹了這一切的殺戮,沒有制止,他根本就不會制止,若是俘虜了大量的流寇,哪裡來的糧食養活,而且這些人未必是心甘情願的投降,車箱峽之戰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旦這些人度過了危機,怕是扭頭就去找李自成了。
鄭家軍不需要多少的俘虜,能夠斬殺就儘量的斬殺。
這樣的做法看起來是很殘酷和無情的,但這也是唯一的辦法。
追擊和殺戮持續了五個時辰的時間。一直到巳時才基本結束,而這個時候,鄭家軍已經來到了洛陽府城之外了。
一路的血腥。一路的殺戮,這樣的情形,任何人看見了,都會不寒而慄。
洛陽知府率領官吏早就率領官吏在城外迎候鄭勳睿了。
洛陽府城被流寇圍困,讓知府等一眾官吏膽戰心驚,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一夜之間流寇撤的乾乾淨淨。人毛都看不到了,半夜的時候,遠遠的傳來了喊殺聲和慘叫聲。城牆上面守衛的軍士格外的警惕,派出去的人好不容易打探到訊息,原來流寇是朝著濟源的方向而去,一直到天大亮之後。知府才得到了準確的訊息。原來是鄭勳睿率領的大軍正在圍剿流寇,而且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知府當然要率領諸多的官吏出城迎接,鄭勳睿是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五省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