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部分

說得一無是處,百姓也藉機發洩對官府的怨憤,都說張文祥是條好漢。還有人當場出面為張文祥募捐,要為他修墓刻石碑,居然不少人捐了錢。真正是怪事!”

“大人,叔耘說得好,這是件怪事。”趙烈文經過一番深思後說,“依卑職看來,怪在兩點:一是張刺馬這件事的本身,二是為何傳聞這樣多,這樣離奇。這到底說明了什麼呢?”

趙烈文的提問引起眾人的共鳴,曾國藩也在深思:不久前的津案和眼前的馬案,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案子。一個捲入的人達數萬名之多,兇手不易抓到,看似很複雜,但案件的起因、性質、是非,卻是明朗清楚的,它的棘手,在於涉及洋人。一個捲入的人只有兩個,兇手當場捕獲,表面很簡單,但它背後的原委卻深不可測,今後不知在什麼地方一步失足,便會跌落在萬丈深淵中,不僅粉身碎骨,甚至也可能會像馬新貽這樣,背上許多洗不掉、辯不清的穢名惡聲。正思忖間,親兵進來稟報:“張大人來訪。”

“請!”曾國藩邊說邊起身向門外走去。

四曾國藩審張文祥,用的是另一種方法

前來拜訪的張大人乃漕運總督張之萬。他是馬新貽的同年、道光丁未科的狀元公,是個天下讀書郎人人羨慕個個稱道的人物。他的弟弟張之洞十六歲中解元、二十六歲殿試又得了個探花。這下可把朝野轟動了。一時間,南皮張氏兄弟成了新聞人物,官場士林莫不津津樂道。張之萬本坐鎮在清江浦督辦漕運,馬新貽被刺後才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