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千五百丈,不通行人。
大風山莊在主峰的西南五里地,北面是英蓉巖,乳泉百例,滿山蒼翠,幽靜可愛,山莊就在草木蔥翠山岩蒼勁中。其實這裡沒有大風,大風的莊名,出自漢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今雲飛揚,威加宇內今歸故鄉,安得猛士今守四方。由莊名的含義,可以測知山莊主人的抱負。
可是,主人只知歌詞的豪放含義,卻忽略了歌的背景與旋律。這首歌,是劉邦掃滅群雄完成帝業,定都關中後返回故鄉沛縣,與族中父老子弟歡聚,酒釀耳熱,即席親自擊築而歌,令一百二十名小兒唱和,歌聲充滿感慨,悲愴淒涼的旋律至為感人。據說,劉邦隨歌起舞,慷慨傷懷,不禁泣下數行,所以向父老說:飛鳥戀舊林,遊子悲故鄉。
不知大風山莊的主人,是否也瞭解其中含義?劉邦作此歌時,已經是統一天下,殺盡守四方的功狗,進入桑榆晚景日薄崦嵫的老境,返回關中帝京,不久便死了。
大風山莊距信豐城約二十里,往來十分方便。信車距府城全程一百七十里,腳程快的人一天便可赴到。贛江水漲,乘船則一天可達,但平時不論水陸,皆需時兩天。任何江湖人進入情豐地境,他的行蹤便很難保守秘密,這表示大風山莊眼線四布,想秘密混入打大風山莊的主意,極為困難。
大府城,那是大風山莊與外界接觸的第一線,許多行業店鋪,皆與大風山莊有關,上自鄉紳鉅富,下至販夫走卒,皆可能是大風山莊的人。
大風山莊的莊主是誰?只有少數親信知道,目下管事的是副莊主多臂熊丘萬里,和名義上的大總管方整。
大風山莊平時人數不多,經濟來源不致引起外人的懷疑,他們的人在士農工商中正正當當謀生,莊附近任憑外人遊覽,除了江湖人,誰也不知這兒是黑道人物的連絡站和江湖流浪者之家。
大風山莊不會吃人,不會喝血,但卻不容許外人侵犯。江湖上流傳著該山莊的一條不成文規矩,必須遵守。那就是進入情豐的同道,必須向眼線表明身份,不然概不負責閣下的安全。
目前,江西各地盜賊如毛,為首的幾名巨盜,大多與寧王窟濠有所勾結,贛南尤其鬧得兇,朝廷震動。鄰省汀漳等府,也是盜賊峰起。
江西不產鹽,鹽皆來自外地。贛中衰州、臨川、吉安等地,食用所謂淮鹽。贛南的贛州、南安等地,食用廣鹽。淮鹽不上贛州,江水多險,上航不便。廣鹽在邊境一帶經常鬧賊,道路時斷鹽運不濟。所以贛南一帶,長期乏鹽。贛州是鹽的集散地,原設有稅廠,但至去年加以撤消,因為鹽販皆成為私鹽販子,誰也不肯向稅廠繳稅。這一來,稅廠撤消,等於是承認鹽運已斷,鹽的來源已絕,私鹽販子發財了,鹽價直線上升,一日三跳。這種現象直至三年後(正德十三年十一月)陽明先生王守仁巡撫贛南汀漳等處,剿平各地大盜,方量行建廠打通鹽運,贛南的人方獲得足量的鹽食用。
運私鹽,這是大風山莊的經濟主要來源。他們壟斷了鹽運,與盜匪勾結,不許把水流人外人田,這就難怪鹽價何以始終踞高不下,平民百姓叫苦連天了。
大風山莊控制鹽運,勾結匪盜,培植奸宄,掩護亡命,無一不是犯法的勾當,但局外人不明內情,僅風聞那是一座江湖人的逃榮神秘山慶而已。組織十分嚴密,派人分司各事,中上階層皆採單線指揮,各負其責,各自發展,有問題則另有專人負責解決。但有利必有害,彼此之間,難免摸不清底細,時起衝突,也牽涉意氣之爭。長處是可以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且可保守秘密。
各行業的負責人,如無座召秘令,不許擅自返回山莊,訊息往來皆另派有專人負責,所以山莊平時極少有人往來,總之,這是一個組織嚴密,人才濟濟,實力雄厚,野心勃勃,極具威脅性的神秘集團,是江湖人心嚮往之,頗具誘惑力的處所。
六月盛暑,一個風塵僕僕,來自福建汀州府的旅客,踏著夕陽餘暉,渡過丁關東橋,走向東津門。
還有半個時辰關閉城門,因此城門口行人不絕,但大多數是返城的人,出城的民眾,定是城郊附近的居民。
贛州府城周十三里,原有十三座城門,目下塞了七座,還有六座城門出入。該城的官吏上自知府大人,下至守城兵勇,似乎對金銀很感興趣,對公務提不起勁。大大的東津門,已到了黃昏將近閉門時間,城門口竟然不見把門的人了,更不見兵勇的蹤跡,自然沒有人盤查奸宄,門禁鬆弛,一至於此。
城門洞兩側的公示欄,照例張貼著府大人的勸民勤耕守法的佈告,張貼著通緝人犯逃丁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