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部分

治、軍事動向,為應付突然事變,認真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

12月,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活動迅速擴大,由製造小規模的軍事磨擦,發展成在幾個地區同時向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規模的武裝進攻,終於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這次反共高潮,以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三次大的軍事進攻為主要標誌,閻錫山當了急先鋒。八路軍被迫奮起反擊,打退了這次反共高潮。

一、粉碎閻錫山發動的“十二月事變”

長期統治山西的閻錫山,在抗戰初期,迫於形勢,與中國共產黨建立了統戰關係。但是後來,他企圖對日實行妥協,把山西新軍視為極大障礙。在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閻錫山命令山西舊軍向山西新軍發動全面攻。這就是震動全國的“十二月事變”。

為了對日實行妥協,早在1938年9月,閻錫山就制定了重整舊軍,壓制新軍的計劃。1939年3月下旬,他在陝西省宜川縣秋林鎮召開高階軍政幹部會議,決定改編山西新軍,取消新軍中的政治委員,解除共產黨的軍權。秋林會議後,閻錫山把山西全省重新劃為4個遊擊共,設立4個行署,指派他的親信兼任行署主任,以控制新軍的活動。蔣介石極力支援閻錫山排斥共產黨、八路軍,破壞山西各派力量之間的團結。於是,山西出現了尖銳複雜的鬥爭局面。

針對上述形勢,中共中央於1939年5月13日發出指示,明確指出,閻錫山轉向反共,“山西新舊派鬥爭可能加劇,新政權與群眾運動及我黨我軍可能受到部分打擊與限制。因此,山西環境將比過去更復雜更困難,磨擦與鬥爭亦可能更多”。指示要求“在全國團結堅持抗戰的總口號下”,“鞏固山西內部團結統一、擁護閻錫山堅持抗戰,鞏固晉綏軍與八路軍的合作,鞏固民族革命統一戰線,反對破壞山西內部團結,反對離間晉綏軍與八路軍的關係。”'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12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頁。'

9月21日,中共中央又發出《關於在山西開展反逆流鬥爭的指示》,強調對於閻錫山繼續倒退,向進步勢力的進攻,應給予有力的與必要的反擊和抵抗。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山西進步力量的戰鬥力,才能團結一致反對山西逆流,才能轉變時局和克服投降危險。

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山西新軍和駐晉八路軍部隊及時進行了反妥協投降,準備應付突然事變的工作。

1939年11月,山西形勢進一步惡化。29日,閻錫山密令第6集團軍總司令陳長捷指揮第61、第19軍等部準備分3路向晉西南新軍決死第2縱隊和八路軍晉西支隊發動進攻。按照密謀,12月1日,閻錫山詭稱要對日軍發動“務季攻勢”,命令決死第2縱隊於12月5日向同蒲鐵路霍縣至靈石段進行破擊,命令陳長捷所部為預備隊緊靠決死第2縱隊之後。12月3日,陳部突然以重兵圍攻決死第2縱隊、政衛第209旅和八路軍晉西支隊。同時,摧毀晉西南各抗日縣政府和抗日救亡團體,大肆屠殺縣政府和犧盟會的幹部和八路軍晉西支隊後方醫院的傷病員,遇害者達200多人。事發後,犧盟會和決死隊的領導人薄一波立即致電閻錫山,要求他下令制止陳部的進攻。但閻錫山置之不理。

面對優勢閻軍的進攻,晉西南新軍於12月6日組成“擁閻抗日討逆總指揮部”,在八路軍晉西支隊協同下進行自衛反擊作戰,苦戰10天,擊潰陳部2個旅,突破層層包圍,於16日向北轉移至孝義以西郭家掌、枯桑園一帶。27日,越過離(石)軍(渡)公路,抵達晉西北地區臨縣以南招賢鎮地區。

閻錫山為了阻止決死第2縱隊和八路軍晉西支隊與晉西北新軍和八路軍在晉西北會合,遂令第7集團軍總司令趙承綬指揮第33軍6個團,攔陰決死第2縱隊和八路軍晉西支隊北上,並令騎兵第軍8個團與北上的第61、軍19軍相配合對晉西北新軍和八路軍實行圍攻。

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晉西北地區於12月31日成立以續範亭為總指揮的“晉西北擁閻抗日討逆軍總指揮部”,1940年1月2日,發起反擊,將進攻的閻軍驅逐到臨縣附近地區,並接應決死第2縱隊和八路軍晉西支隊至靜樂縣西南的米峪鎮、天池店地區,爾後,又擊潰閻軍第33軍和騎兵第1軍各一部,迫使閻軍於13日夜退向晉西南地區。

閻錫山在晉西南、晉西北挑起武裝衝突的同時,還令其第8集團軍總司令孫楚率獨立第8旅,於1939年12月8日至26日在晉東南地區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