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很簡單,黃鐵礦中,含有目前對龍族來說價值最大的兩種元素——硫與鐵。

硫磺是製作黑色火y不可替代或缺的重要材料,也有極大的藥用價值,而鐵更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利器,在古代,煤與鐵是排名一二位的主要礦物,而銅與硫可能位於三四位,如果有了鐵,則因為製造火y的關係,硫還要列於銅的前面。

但是,現在我們還沒有找到煤,而且在我記憶裡,江南煤礦也不多,用木炭不是不能鍊鐵,古代現代都有例子,但是那個成功率太低,而且質量也不好,主要是因為溫度很難達到要求,去除不了雜質,一般的鐵礦很難冶煉。

要知道,鐵的熔點高達一千五百多度,木炭很難達到這樣的高溫,所以在沒有煤的條件下,想要得到鐵,只有另闢蹊徑。

而黃鐵礦則不同,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鐵與硫,而二硫化鐵的分解溫度極低,只有五百多度,只有鐵熔點的三分之一,很容易達到!

將硫磺提出來後,剩下的就是鐵了,用不著高溫熔化就可以得到,雖然這種鐵呈現蜂窩狀,含硫量高,與廢品差不多,但是透過投入大量人力,不斷捶打,就可以將裡面剩餘的硫磺元素徹底去除,蜂窩也消失,雖然這樣的到的鐵只是熟鐵,硬度很低,但是可以透過多次淬火併滲碳提高硬度,而且因為這種鐵韌度很高,製作一些器具比如鐵鍋、鋸條等很合適,至少比黃銅好多了。

-----------------------------------------

現在龍族人就缺少先進工具與武器,所以我也是很急,不等雪化完,就帶著幾十個人包括那個上交黃鐵礦的昊天一起去了發現黃鐵礦的那個地方。

雪並沒有完全化開,不少地方只能靠爬,尤其是一些林子裡,雪深過人頭,所以,我們整整用了三天才趕到地頭,不過馬上發現,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這裡是一個半開放的山谷,出口在東南方,我們是從東北方翻山進入的,卻見裡面綠竹如茵,小溪潺潺,好一個世外桃源。

不過我可無心欣賞這個,馬上就將目光轉到了昊天指點我看的那個地方。

那是一個溪流轉角處的山崖,估計是山洪泥石流爆發,所以硬生生從山崖上劈下一大塊巨石,估計有幾十萬方,大大小小散佈在溪流沙灘上。

我心中無比激動,帶領族人人快速走向那些崩塌在地面的石頭,心裡不斷祈禱著。

拿起一塊黑色的石頭,朝著另一塊巨石狠命砸去,石頭應聲破裂,露出了金燦燦的光輝,真是老天開眼,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黃鐵礦!雖然從表面上來看只是小型礦,但是目前對龍族來說足夠了,靠人力錘鍊實在是產量有限,原料自然也就不用太多了,再說,從礦苗露頭的情況看,山裡也許有大中型礦產存在,這讓我欣喜若狂。

黃鐵礦只是過渡性質,一旦找到更易加工的銅礦或者煤礦與別的鐵礦,這裡也就只能用作硫磺產地了。可惜這個黃鐵礦是岩層崩塌才露頭的,時間太短,礦石只是表面發黑,還沒有蛻變成褐鐵礦,不然就簡單了。

事不宜遲,狼族人進攻在即,需要大量的火y與武器,所以我馬上佈置族人開始行動。

煉製硫磺難度不大,因為柴火很容易就可以達到七八百度高溫,柴火中產生的一氧化碳更是可以輕易將溫度提升到一千度以上,而二硫化鐵的分解溫度只有四百多度到五六百度,足夠了。

問題還是在於如何提煉。

眾所周知,燃燒黃鐵礦會產生大量的硫磺蒸汽、二氧化硫,硫磺是有劇毒的,尤其是硫磺蒸汽,如果人畜吸入濃度過大,那就是神仙也難救,二氧化硫毒性也很大,嚴重汙染環境,現代土法煉硫的地方,甚至百里寸草不長,所以,這提煉硫磺的爐子怎麼造要消耗我很多腦細胞。

就在我思考煉製爐的時候,族人已經按照我的吩咐行動開了,先在合適位置起了一座窯,然後開始燒製石灰與磚頭。

這邊,我經過考慮,已經想好了煉製硫磺的辦法。

首先是風向,這個極為重要,爐口對著上風頭,以免人員中毒,然後用石塊壘成爐子的雛形,裡面糊上粘土,架上陶棍,形成鏤空的燃燒室,接下來就是關鍵了。

在高溫條件下,二硫化鐵分解為硫磺與鐵的同時,部分硫磺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如果要中斷後一個化學反應,那就只有想辦法將原料與氧氣分割隔絕開來。這樣的話,只能將硫鐵礦放在特製密封或者半密封的容器中焙燒了,雖然這麼做要失去不少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