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也有幾座小山,可以提供一部分燃料,沼氣池也可以修建,同時,透過他們的言傳身教,海部落也會更快的掌握龍族的先進技術與良好習慣。
第四,智慧坐鎮海部落,一個是給海族人洗腦,灌輸先進理念與對天神族長的崇拜。反正我的“神蹟”多得不得了,海族人也看到了,另一個,還要繼續往南探索,爭取得到更多的人口,為此,我留了三十名精銳戰士給他,包括大部分武器裝備,火藥箭與普通弓箭,鐵製武器等,加上煮鹽隊援兵。掃平沒有什麼戰鬥力的海族還是不成問題的。
智慧比較聰明,對我的戰術與策略也學習了不少,應該可以應付一般事情,佈置好這裡的事務,我趕回煮鹽隊,這裡,湖那邊已經發來訊息,野牛已經捕捉到兩百餘頭。
這真是個好訊息,不但我們有了耕種的牛,還能發展牛車運輸以及初步組建牛騎兵了。
不過我也沒有功夫繼續坐鎮這裡捕牛了,將大個子強、浪裡白條與大部分俘虜、戰士以及少數海族人都留在這裡,繼續捕捉野牛與魚類,木牛,阿根跟其餘人與兩百多頭被馴服了的野牛全部跟我回駐地。
野牛當然不能上竹筏,一個太重,一個一旦受到驚嚇,竹筏就會被打翻或者搞散架。
好在此去駐地河水很淺,雖然有淤泥,但是對水牛來說不是問題,正好用來拉縴,讓竹筏可以載更多的東西,話說這些日子魚類捕捉不少,要趕緊運回去讓族人消化,還有煮鹽隊送回來的大量食鹽與海貨。
二十五,開荒
臨時用木頭趕製了一些牛軛,就起程了,於是,一名奴隸牽一頭水牛走在前面,幾頭牛合起來拉一個竹筏,這樣就很輕鬆了,雖然逆水,但是水流不急,所以不費什麼力氣,水牛也很配合,而且河邊到處是草,可以邊走邊吃,不用人喂。青山綠水。水牛竹筏外加一群原始人,很有詩情畫意,要是放到現在肯定是遊人如織,紛至沓來,不過,在遠古,只有我一個人欣賞。
迴歸龍族戰士加海族人不到兩百,加上食物食鹽,一共五十個竹筏,四頭牛拉一個竹筏正好,多出來幾頭就跟在後面,很快就回到了龍族原駐地。
現在龍族的駐地主要是科技與生產基地,人口不及鼎盛時的一半,不過,聽到訊息,還是有很多族人蜂擁而出來看這種被馴服了的龐然大物,他們可從來沒有想過,這麼龐大的野獸也能為人幹活。
野牛脾氣暴躁,但是被馴服後卻很溫順,就算人們去摸也不會發狂,這與馬明顯不同。
海族人的加入,不但壯大了龍族的力量,也帶來了新鮮血液,很多單身男女龍族人早已經瞄準了自己的獵物,紛紛上前獻殷勤,讓海族人受寵若驚,最後自然是乖乖跟著龍族人回去,落入了他們的魔掌。
雖然海族人面板不錯,有幾個妞也挺漂亮,不過我現在已經是妻妾成群了,所以對此不感興趣,梅是與我一起回來的,依依好久沒見我,那些嬪妃也有一些沒有換過班,小別勝新婚,晚上自然是一片旖旎*光,自不待述,直到早上起來,我還是腿腳發軟,**,打仗也沒有這麼累。
昨晚太累,沒有分配工作,好在日常事務還是有六部長老,各司其職,就是我帶回來的那批海族人與水牛安排了。
第二天起來,先將海族人安排了,第一天就是參觀各工場畜牧場等等,當然不包括製作火藥,以後每天早上一個小時軍事訓練,然後按照個人自願與組織調劑方法,分佈到個個工場——不包括火藥與制鐵,沒有原料,學了也沒用——主要是讓他們學了先進技術後,回去將部族發展起來,雖然龍族也派了人去,但是有些事情,還是海族自己學會了更好。
至於這兩百頭牛,分出一半送往山那邊平原,開墾荒地,這幾天在我指示下,將平原上的稀疏森林草原燒出了一大塊,大約有兩三萬畝,這年頭,森林覆蓋率太高了,還是要擴大人類生存地盤。
燒掉的這塊森林有小河隔離,所以不用建立防火帶,不過逃得慢的動物燒死不少,都被曬成肉乾冬天用,近來狩獵隊規模較小,族人主食已經改為魚肉。
其實古代氣候寒冷,加上還沒有選育高產早熟品種,所以就算在南方,一年兩熟基本上也很難做到,當然,冬季作物不算。
…
這一百頭牛要是全部投入使用,那開墾這兩三萬畝荒地還是很快的,不過問題是沒有這麼多犁,萬事開頭難,雖然現在部族的鐵產量已經大大提高,但是要用的地方太多了,畢竟以前一窮二白,所以不能都用來造犁,當然,石犁也能用,但是,石犁用在熟地還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