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到達漳水。漳水河有兩條,一條名清漳河,一條名濁漳河,都源起于山西的東部,流向河南,在河南境內兩河並流。這樣看來,周穆王是從今天的西安出發,進入現在的河南,過洛陽後沿黃土高原東端到漳水,這一路有600公里。然後從漳水北上,過山西雁門關,繞大同,最後到達內蒙呼和浩特一帶。
這一路算下來,地圖上的直線距離大約是1200公里,再加上沿路遊歷的里程,和多繞出的路程,這一路就有1400多公里。而《穆天子傳》說從宗周到河宗,一共有3400裡,約合現在的1428公里,恰好可以吻合。看來《穆天子傳》中的里程,大致是可以相信的。
在此之前,《穆天子傳》裡並沒有告訴後人周穆王要去崑崙,只是他走到河宗以後,發生了一件事,從而使穆王的西行有了明確的目的。
這一天,周穆王選了一個吉日,與河伯一起舉行祭典河宗的大禮。因為河宗的都城在黃河北面,所以他“南向再拜”,把一些玉石做成的禮器和牲畜沉入河水之中。就在此刻,河伯也開始做法,與天神溝通,因為他是個大巫師。不一會,天帝降臨了,河伯大聲直呼穆王的名諱,並傳下天語:“穆滿!示女舂山之□,詔女崑崙□舍四,平泉七十,乃至於崑崙之丘,以觀舂山之□,賜語晦。”讓他從此不要忘記今天祭享之事,並讓他到崑崙、舂山去看寶貝,又說上帝的賜語不可洩漏。河伯還將本部族的鎮山之寶——河圖和河典,請周穆王觀看。看樣子是一幅地圖,指明崑崙的所在。隨後,河伯騎上渠黃馬,親自為周穆王做嚮導,一路直奔崑崙。
然而,就在周穆王一行從呼和浩特附近渡過黃河以後,《穆天子傳》中整整50天沒有任何記錄,一片空白。從地形上看,他們很可能行程如下:渡過黃河後,橫穿鄂爾多斯高原,在現在的烏海或者石嘴山一帶再次西渡黃河,隨後只能沿黃河西去,因為北面就是賀蘭山、騰格裡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無法通行。進入甘肅以後,在五佛附近他們就離開黃河,一直向西北方向行進。
但我們知道,周穆王從河宗到崑崙山,總行程4700裡,約合現在的1974公里。如果按照我們上述的路線,從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到甘肅的酒泉,直線的距離大約是1500公里,如果在直線距離上加上20%,作為沿途多繞出的路,以及穆王在周邊遊玩的里程,那就是1800公里左右,也與《穆天子傳》提供的行程大致相等。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基本確定古崑崙的位置,它就在甘肅酒泉附近,方圓100公里的範圍內。由此可見,古人的記載不容輕易懷疑,那些自作聰明的“疑古學派”是多麼可笑。其實“崑崙在酒泉”的結論,自古有之,《括地誌》裡就明確說:“崑崙在肅州酒泉縣南八十里。” 有人說,《穆天子傳》是後人偽造的,這樣精確的里程是可以偽造出來的嗎?
離開崑崙之後,穆天子繼續西行,拜會了西王母之後,繼續西行,終於到達了“大曠原”。據有些學者考證,周穆王西遊的終點,應該是裡海和黑海之間的曠原,已經進入了歐洲。讓我們向這位最偉大的遊歷者表示敬意!這也可能是人類歷史最重要的一次地理大發現。
可惜的是,我們國人寧可去講《馬可波羅遊記》、哥倫布遠航,也不願意講一講穆天子西行,甚至現在很少有人知道在公元前900多年以前(距今3000年前)中國人就已經到達過歐洲這件事。一個民族的強盛,並不僅僅在於經濟與軍事的實力,而在於它的文明延續的能力。因為前者在短時間內就能辦得到,美國的強大也就100年的時間,中國自改革開放到今年,30年的時間,我們的經濟與軍事就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要想創造、延續一種文明,那需要上千年的努力。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44
我們還是回到“天”在何方的問題上吧!不管怎麼說,按照《山海經》和《穆天子傳》所記載的內容,神話中的崑崙應該在西北方,具體地點就在甘肅酒泉附近,方圓100公里的範圍內。
根據神話提供的以上線索,“天--月”當時就懸浮在現在的西北方位,大約在現在的新疆、甘肅、寧夏、內蒙西部一帶地區的上空。
“天——月”在西北方向還有一個十分有利的證據,那就是原始社會墓葬中屍體的頭向問題,這也來自於考古發現。
根據現在的考古發現,漢民族在原始社會時期的墓葬中,死者的頭部有大體固定的指向,基本上有兩個方向,一是西北,一是正北。大家知道,頭部歷來是被當成靈魂的居住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