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五章 拒絕

豫還擊,合作可以,但他不會引狼入室,他心目中三大股東,沒有葉天的位置。

“我願意收購部分長江實業、和記黃埔股份,當然了,我對兩大集團絕沒有任何野心,具體股份數額,我會在董事會報備。”葉天誠意誠意說道,現在他的確沒有野心,如果李嘉成給機會或者他的實力強大到一定地步,到時候可就說不準了,和記黃埔目前市值幾百億,十幾年後,市值飆升幾千億,現在花一港幣,十幾年後就賺十港幣。

葉天這麼咄咄逼人,李嘉成對此次會見初衷喪失許多信心,在他的計劃裡,應該是葉天恭恭敬敬才對,他說說笑笑就把香港電燈股權拿下來,可是現在,沒談到香港電燈,葉天反而把主意打到他的頭上。

香港是亞洲其中一個最早有電力供應的城市,早在英國殖民香港之初,港府就與香港電燈簽署首份電力供應合約,港燈供應的電力把食水抽上太平山頂,同時為港島區的路燈提供電力,1890年12月1日下午6時,港燈開始為香港島部份地區供電,包括中環商業區的電街燈。

首間電廠為灣仔發電廠,位於灣仔星街,初期發電量100千瓦。除發電機組廠房外,亦設有員工宿舍及辦公大樓。除中環以外,今日的日街、月街、星街、光明街及電氣街一帶,是首先有電力供應的地區,日、月、星三條街道的命名與《三字經》裡的“三光”有關,源於《三字經》裡“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比喻電力帶來光明。星街發電廠於1922年拆卸。

1910年,西環及洋人聚居的太平山頂亦開始有電力供應,為應付需求的增長,港燈在北角炮臺山興建第二間發電廠,是為北角發電廠並在1919年啟用,初期發電量3,000千瓦,電氣道及大強街因此發電廠而得名,1922年起,港燈供應電力予在港島北部行走的香港電車。

……

香港島的電力需求仍持續增長,1968年,港燈在鴨脷洲興建全電腦化的發電廠,採用燃油發電,1981年落成,發電量1,061兆瓦。

1978年9月,港府正式批准港燈在南丫島興建更大規模的發電廠,今年落成,取代鴨脷洲發電廠。1

關於香港電燈資料,李嘉成看了很多,他很中意這間能源集團,收購香港電燈,盈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掌握香港能源,以前全香港的人都是他李家的電,對於提高他的聲望很有幫助。

葉天也是這個打算,他現在有錢,缺的就是聲望,他不給李嘉成開口機會,別的他可以讓,但香港電燈他志在必得,,香港政府早在幾年前就限制電力、巴士等公共產業盈利上限,作為港燈集團的主要營運公司,香港電燈盈利逐年下降,這也是公司股東想要離開的原因,讓出這個機會,讓李家成得手,他就再無機會,因為李嘉成拿到手後就不會放手。

李嘉成目光在葉天臉上停留片刻,嘆道:“看來我們沒有達成共識。”

葉天道:“如果李先生讓步,我們還是可以合作的。”

李嘉成淡淡道:“既然在談判桌上無法達成共識,那麼只有在‘戰場’見了。”

葉天聳肩道:“請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