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跟著的宮女匆匆上來,將藥遞給雪歌,安江王握著明黃色手絹的手離開嘴,手絹上暗紅的血液刺痛了雪歌的眼。服侍安江王服了藥,呼吸略微平緩,已經有了不少皺紋的臉上又變得蒼白。
雪歌本想送他回去休息,安江王擺擺手,不在意的看了眼手絹,將其遞給宮女,又換了張乾淨的握在手中。
“就知道你不會放棄,沒想到這事過去了這麼多年,還能引起這麼大的連鎖反應,有些出乎意料罷了,倒也沒有什麼不能說的。”一邊說著,兩人一邊走進賞花亭中坐下,宮女上了茶水便遠遠的站著,亭中只有兩人,安江王的聲音極輕,卻沒有顯得特別虛弱。
見安江王沒有大礙,雪歌這才鬆了口氣,專注的看著他問道:“父王和母后當年怎麼會在姜垣?”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姜國商業從百年前興起,一直繁榮至今,最大的支柱就是來自於姜國王室的全力支援,盛極一時,在那時候,不論大國小國,都想從中分一杯羹,與姜國形成穩定的合作,我鏡月也不例外。那年正好遇到姜國君主四十大壽。各國都收到邀帖,我便帶著你母后親自前往姜國,一來是為了表達鏡月的誠意。親自前去商議合作事宜,二來則是趁機帶你母后出去走走。”安江王緩緩道來,透過語言向雪歌表達了一副繁榮的姜國盛世畫卷。
親自到過姜垣,並且剛從那裡離開的雪歌很輕易的就理解了安江王所想表達的意思,在多年前,所有國家都在著重培養兵力。提升實力的時候。姜國卻致力於商業經濟的發展,這也是一種實力。從雪歌記事起,就知道鏡月與姜國在商業上有著極其穩固的連結。而她也對姜國充滿了好奇,一直持續到趙月容派人抓她的時候。
無意間召來那隻大鳥,知道了二十年前的那場災難,這就像一個謎團,只給了你一點提示,最終的答案等待著自己抽絲剝繭,一步一步的將其揭開。這個過程無疑是漫長的,也是極其難熬的。如此一來,她對姜國的好奇越發旺盛。
“後來呢?”關於當年之事,她已經聽過好幾個版本,但能夠讓她信任著的,無疑是從安江王這裡得到的答案。
“我們在姜垣城逗留了近一月之久。不僅商洽好了商業合作事宜。還遊覽了姜國不少美景,在準備離開姜國之前。最後去的地方,正是姜垣城外不遠的臨山。”
聽到這裡,雪歌越發專注,她知道,接下來,才是她真正想要知道的東西。安江王體內毒素作祟,說了幾句便有些難受,劇烈的喘息著,雪歌心中擔憂,卻又沒有辦法,只能將莫大夫配的藥時刻帶在身邊。
“那日天氣不錯,我們啟程前往臨山,同行的還有一位姜國的大臣,負責我們在姜國境內的一切事物,包括去臨山的遊覽計劃,也是由他提出的,當我們到達臨山腳下,頓時被它的高聳壯闊所震撼,站在山頂能夠看到整個姜垣城的全貌。因為我們是微服出遊,並未封山,許多遊客都隨著階梯攀上了山頂。”
“當我們站在山頂時,下方突然出現一群氣勢洶洶的人,快速的登上臨山,四處搜尋著,似乎在尋找什麼。隨行的護衛們將我們護在其中,那些江湖人士並未傷及無辜,只是自顧自的尋找,後來從半山腰的深處傳出一聲長嘯,那些人聽見這個聲音,分辨了一下方向,立刻朝著那裡而去。山上的遊客都很好奇,怎麼會突然出現這麼多的武林人士,如此勞師動眾的尋找著什麼,眾人興致勃勃的想跟去看看。”
“就這樣,我和你母后也隨著人群,下到半山腰,順著一條並未鋪石板的道路走了進去,穿過茂密的叢林,我們才發現,原來臨山北面還有一處巨大的平臺,視線開闊,也能作為觀景之用,那段時間也正好在規劃修建護欄,以防觀景時發生意外,所以準確的來說,那個時候,那座臺子還沒有正式開始使用。”
聽到這裡,雪歌突然想起來,流雲找到那條被雜草覆蓋的小徑那裡被護欄攔住,當時她還覺得那處護欄的顏色與別處有些不同,但也沒有多想,直到這時,她才知道,那是因為那幾處的護欄是後來才修建而成,風化程度比其他地方低,顏色也沒有那麼老舊。
應該就是臨山災難之後,姜國才將那裡封閉,不讓人進入的,原本想要建立的觀景臺,也因為那事而徹底放棄。
“原本寬敞的臺子,卻因為眾人的到來而顯得擁擠,我們遠遠的站著,並未看清裡面的情形,只聽得一些瑣碎的聲音,似乎在要什麼東西,後來不知怎麼了,人群散開了些,那些武林人士警惕的盯著平臺前方,透過人群的縫隙,我們看見了一個人——一個身懷六甲,大腹便便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