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你啊!比匯文開出更高的工資,兩倍三倍的都有。”陳盈盈笑著說,“我早就知道了。”

“我不是為了錢而走的。”

陳盈盈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說:“我知道,如果你為了錢,你早就走了。我也知道你為什麼終於決定要走了,是不是公司做了什麼事讓你傷心了?肯定不會是歐陽傷了你的心,一定是總部或是黃大仙傷了你的心。可是你這兩年來一直也沒跟他們接觸,他們一來上海,你就找盡理由躲他們,我不知道是為什麼,但是肯定知道你是看公司有什麼地方不順心才最後最後決定想走的。”

“還是老婆瞭解我。”婁鳴也躺在了陳盈盈的身旁,“我要是找到了滿意的工作,也帶你走,咱倆夫妻檔,去哪都大受歡迎的。”

“公司怎麼了?”陳盈盈看著吊燈問到,“你對公司很多事都很靈敏,我怎麼感覺不出來呢?”

“你還是不知道的好。知道了,你會傷心死的。”

“那我就不問了,在心中保持一個完美的形象。”

自己是一個瘋狂的玩家,但是《天涯》並不是他最愛的遊戲。婁鳴也沒有什麼最愛的遊戲,最不愛的遊戲,加入匯文也不是他的夢想。他的夢想只是做一名遊戲程式設計師,能夠把自己的理想給組建起來。但是為什麼要加入匯文?因為《天涯》是自己最愛的人喜歡的東西,為了她,婁鳴畢業那年堅持加入了匯文。

5年前就有人高薪請他了,對方是不折不扣的競爭對手,但是還是在這裡堅持了5年,終於堅持不下去了。回憶起一幕又一幕,婁鳴無法忍住自己的心情,眼淚竟從眼角里流了出來,不錯,臺北三年,大陸五年,匯文的一些酸甜苦辣都嘗過,終於在而立之年迎來了自己最輝煌的時刻,而自己卻要離開了。

1、吶喊(1)

沒有想到《天涯IV》會如此熱售,黃黎生坐在自己北京那足足有40平米的辦公室裡盯著《征途六》的海報發呆,旁邊貼的就是上海分公司開發的《天涯IV》。

《征途》——匯文的企業文化,亂世之中出英雄,匯文資訊就是從當初臺灣遊戲業剛剛起步的時候,一夜殺出重圍一躍成為一流開發公司的。面對著臺灣經濟開始下滑,大陸出現新機的時候,李文徵決定將公司的核心轉移到大陸,這其中就有他親手創立的《征途》和毛毛蟲小組。

一度淪為公司政治犧牲品的黃黎生在大陸獲得了重生,《天涯》的開發權交給了上海分公司,而他卻從總部拿來了《征途》的開發權。這位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的高材生原本只想當一名武俠小說家,但是意外的一次經歷竟讓他愛上了遊戲開發。文科生長有理工科的智慧,大學時代參加了一次計算機程式競賽竟一下子打敗了計算機系的學生,這顆新星很快被李文徵發掘,畢業後便加入到了匯文資訊,幾年後為匯文交上了一筆輝煌的答卷——《天涯》。

李文徵作為伯樂發現了黃黎生,而幾年後,黃黎生也成為伯樂,發現了歐陽柳。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幾個人的關係竟變的不是那麼親密。

黃黎生盯著氣勢磅礴的《征途六》的海報發呆。歷史系出身的黃黎生對於策劃這種基於史書的創作可謂是得心應手,這也是為什麼李文徵最終將毛毛蟲和《征途》交到黃黎生手裡的原因。

1991年,《征途一》上市,匯文資訊成立。

1993年,《征途二》上市。

1995年,《征途三》上市,市場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反響,但是半年後,《天涯》上市。

1999年,《征途四》上市,此時,《天涯II》的開發陷入了無盡的爭執中。

2002年,《天涯II》在眾人的非議之中上市。

2003年,《征途五》豪華上市,但是玩家們的目光又迴歸到了幾個月低調上市的《天涯III》。

2005年,《征途六》上市,半年之後,低成本製作的《天涯IV》上市。

兩款在玩家都很重要的遊戲,在黃黎生心裡失去了平衡。到底心裡在乎什麼?黃黎生盯著面前的兩個海報發呆,“天涯之父”不再開發《天涯》,而自己親手栽培的歐陽柳也被冠以“天涯第二老爸”的稱號。到底自己心裡倒底在乎什麼?天涯的開發權?自己幾年前就不是很在意誰在開發《天涯》,不管誰開發,只要把《天涯》做的完美就行;歐陽柳獲得的名聲?歐陽柳不管有多麼成功,只要還在匯文工作,黃黎生永遠都是他的上司。

到底在乎什麼?難道僅僅在乎《征途六》只比《天涯IV》差一點點的銷量?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