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的看了餘宇一眼,隨同寒獨雪離去了。
聽到寒獨雪叫千月師姐,餘宇心大致判斷此女在水月天的身份應該不一般。但出乎餘宇預料的是,千月並沒有帶他去見竹青的意思,而是將地址告訴他之後,徑直自己一個人飛身而去了。
餘宇摸摸下巴,笑了笑。
找到地方並不難,低空飛的時間不長便來到了一處非常幽徑的山峰之內。此地方圓少說幾十裡沒有其他人的洞府,應該是這個竹青的清修之所,道觀所在之地了。
險峰之,雲霧飄渺。餘宇落下雲頭,一個很是古樸清幽的小道觀出現在了眼前。道觀不大,只有一個小院子,幾間房子而已。
這和竹青的身份大不相符。
灰瓦白牆,掩映在叢木之間,若隱若現。一點氤氳的香霧從院緩緩飄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檀香味淡淡散出。
千月已經守在大門口。
餘宇不太明白了。原本以為千月自己離去,是有考察自己的意思,但現在看,並沒什麼問題。
然而隨著千月淡淡一笑,做了個請的手勢,隨她一起步入院的時候,餘宇知道自己剛才的想法還是對的。
院子不大,若在平時,可能會有安逸之感,但此時卻顯得非常擁擠。因為,裡面站滿了人,四張桌子擺在院。
每張桌子旁坐著四個人,圍觀者更多。
 ;。。。 ; ;
第1325章 一氣化三清
傳聞道家有一氣化三清之術,頗為玄妙,雖人多向往,但身不能至。 ;匕匕首發究其原因,有高人推測,此等法門,縱然為真,也當不是人界修士所能煉成。
故而此術雖有名,但卻無“實”,因為從未有道家修士真正將其修煉成功,更無人能在人前展示這個所謂的化三清是怎麼回事。
這個世界的道家和餘宇一世的道家還是頗為類似的,佛家一途,在修行差別卻是極大。
道家修士較之佛家為少,其根源並非源自道家對修士清心寡慾的要求,而是來自道家修行本身的難處沒有明確的基礎功法為藍本。
也是說,道家的修行,全看個人對天道的理解。若有成,當是大成,若無成,則一無是處。所以這讓那些對道家心懷好之人,不得不望而卻步。
餘宇也是其之一。來到這個世界,開始修行後,他自然開始對和自己一世相關的東西格外感興趣,對道家是如此。
學府收羅天下各種見聞,很多不錯的常見功法也不缺乏,但仔細研究過後,餘宇覺得道家的東西太過虛無縹緲,早早便作罷了。所謂一氣化三清,他也只是粗略看一眼而已。
沒想到,今天在這裡見到了正宗道家的東西。本以為,竹青所謂遁入空門,無非是藉以表明自己的心志,現在看,她可能真的沉迷在了道家的修行了。
院內之人很多,但聲息皆無。安靜至極,落針可聞。雖然餘宇走了進來,但抬頭看他一眼的人,卻是不多。
粗一看去,院子裡大約有二十多個修士,明顯不是水月天的修士。有人甚至乾脆盤膝坐在地,已經入定。這些人有的頭泛著一股輕霧,顯是用功極深了,有人鼻孔流血,卻似毫無所覺。
桌邊圍觀之人各個眉頭緊鎖,神情專注,兩隻眼睛死死的盯著桌面,對外界的一切似乎都未有留意跡象。
餘宇在人群並未看到熟人,想來這些人都是遠道而來的,那些離水月天較近一些的修士,此時應該還沒動身。
桌空空如也。仔細看去才知道,桌有四角,其三角刻有三字“太”“”“正”。心處刻著一個“清”字。
“清”被包在一個道家獨有的陰陽魚之內。
桌子的四條邊刻著醒目的道門符,這種符和修士界失傳了的符,並不是一回事。識別度很高,餘宇一眼便認了出來。
空出一個沒有刻字的一角,則刻著一個很簡單的圖案,是一隻鶴。鶴這種生物,和鹿類似,很受道家修士追捧。
其實這兩種生物,極難修行有成。即便能開啟靈智,也很難成為大妖。只是罕見,而且均十分優雅而從容,所以很受人類尊重。當然這是人類的觀點了,其他妖族,大概不一定是這個看法。
那鶴雖然只是粗略的幾筆刻畫,但卻非常神似,好似展翅欲飛一般,栩栩如生。
圖案表明的是一氣化三清之術。
千月進入院內便和餘宇簡單的解釋了一下。顯然,院內之人都聽她講過此事了。這裡是竹青遁入空門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