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人心。叛藩亂民,一旦崩潰,則我沿海各口,岌岌堪虞。明季之倭患,可鑑前車。’”恭親王笑著點了點頭,道,“這話我一直記著,且深以為然。”
聽到恭親王說出“彼國近年改變舊制,大失人心”這句話來,文祥的臉上禁不住現出了一絲苦笑。
那段話,是他在得知日本吞併琉球后向朝廷進言中的一段。
文祥的觀點,正是當時中國開明官員們對日本認識上的弔詭之處——文祥擔憂日本為中國外患,但同時又否定其明治維新的成功,而且認為正是維新的失敗,會導致大量的日本亂民流亡中土,導致明末倭亂情狀再現。
事實上,文祥的這種看法不是特例。
江蘇巡撫丁日昌也對日本明治維新持否定態度,在回覆總理衙門關於海防與塞防爭論的信函裡,丁稱“日本之更正朔,易衣冠”是失敗之舉,“為識者所竊笑也”。江西巡撫劉坤一則將日本天皇比作歷史上的趙武靈王,稱其因為改革“聞其財盡民愁,亡可立待”,故而甚為擔心日本因為亡國之患而牽連中國——“第瘥狗將斃,難免肆毒於人。”
福建巡撫王凱泰在給朝廷的奏摺裡也否定了日本的改革:“該國政令,向操之將軍,專恃中國銅商貿易,以擅利權。自通泰西各國,將軍不能主其權,利為西人所奪。乃復改革舊章,一從西人。又重利盤剝之,貧困幾不能支,於是鋌而走險,欲興兵外海。論者謂其內亂將作,終必敗亡。”
在所有的這些人當中,只有當時尚屬人微言輕的林義哲上奏說:“該國近年改變舊制,藩民不服,訪聞初頗小鬥,久亦相安。其變衣冠,易正朔,每為識者所譏,然如改習西洋兵法,仿造鐵路、火車、添置電報、煤鐵礦,自鑄洋錢,於國民生計不無利益。並多派學生赴西國學習器藝,多借洋債,與英人暗結黨援,其勢日張,其志不小。故敢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