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部分

,一張老臉陰沉著像塊紫茄子,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給奕…劻發電報,求教應該怎麼應付,然而,發出去的一封封電報音信全無,猶如石沉大海一般,沒有得到任何回覆。

津浦鐵路的案子什麼樣,那桐比任何人都清楚,哪一句供詞能經得起推敲,案情本身更是漏洞百出,指望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這些漏洞都補上,那簡直是痴人說夢,那桐拍了拍自己的腦瓜子,早知道當初就不該急著把這件案子上報給朝廷,至少應該做好善後工作在彙報不遲,可想了想又覺得不對,他署理直隸總督一共也就十幾天,如果不能把案子在他任內結了,那等到新總督上任,那豈不是有前功盡棄,說來說去,那是管不住自己的那張手,總之,弄到這般田地,那桐的腸子都悔青了。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封鎖訊息,不讓盛宣懷查案的訊息洩露出去,然後,私底下再找機會接觸接觸盛宣懷,看看能不能請求他放自己一馬,後者抵津的第三天,那桐就再也坐不住了,他以慰問的名義給盛宣懷送去了一些天津土特產,裡面自然夾藏這幾萬兩銀票,不得不說那桐的智商堪稱低下,盛宣懷富甲天下,貴為清末首富,怎麼會看的他這點賄賂,再加上這起案子不是單純的司法案件,而是涉及到兩大集團的政治鬥爭,那桐這點都看不出來的話,那迎接他的除了一頓冷嘲熱諷還真沒什麼了。

辦案的七天時間裡,證人一波一波進進出出,盛宣懷所在的官員驛站儼然成了各方眼線活躍的政治中心,欽差大臣辦案這就是最好的噱頭,天津當地的報紙上開始陸續有訊息登了出來,當然這些訊息大多是含糊不清,閃爍其詞,但無一例外,這些訊息都是矛頭直指那桐。

那桐嚴防死守的封鎖,還是擋不住葉開刻意向外透露,他就要藉助新型的報紙讓這件案子逐漸升溫,用連續報道的方式一步步把那桐揪到鎂光燈底下,享受萬人矚目的待遇。

葉開不著急,一切都在計劃當中,盛宣懷查案的資訊源源不斷的彙集而開,葉開坐在自家的庭院裡,就可以遙控這次除那事件的程序。

查案的第十一天,審理基本結束,在最終結果在公佈之前,這份詳細的報告書就出現在了葉開的案頭上,果不其然,這次案件和那桐脫不了關係,那桐查案期間,利用部分施工高層貪汙工程款項大做文章,一面唱紅,一面打黑,明面上檢舉揭發,假公濟私,私下卻收受賄賂,大賣人情關係,有的人為了自保,直接把貪汙的工程款如數孝敬給了那桐,更有其人,變賣家產,討好那桐,那些沒有給那桐塞錢的人自然就倒黴了,被那桐糾出來當成了別人的替罪羔羊,揹著其他的人的黑鍋站上了罪犯的行列,就這樣,一個徹徹底底貪腐分子變成了金裝打底的英雄,那桐靠著它,名利雙收。

葉開看完這份調查報告,心中止不住冷笑,“慶那”的確乾的都是這樣的事,但季清以來,幹出這樣事的又何止那桐一人,正是那些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髒手,正一步步掏空這個國家的根基,身體虛弱不說,最後連腦子都腐爛掉了。

第二天,在葉開的指示下,盛宣懷離開了天津,在津期間,他沒有透漏出來哪怕一星半點的訊息,臨走前,他依然回絕了那桐的送別宴會,後者拍著桌子唉聲嘆氣,藉著宴會的機會出些辦案結果的企圖,到此連最後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盛宣懷走了,那桐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動,偌大個津門,已經沒有了他那大人的容身之地,輿論的矛頭已經全方位的指向了他。

就在盛宣懷離開天津的當天晚上,蔣志清就把這份調查報告的大概內容塞給了津門的幾家報館,從內容到資料,從人員到結果,都進過了葉開的添油加醋,有的還誇大了幾個數量級,但是得到這份報考的報紙如視珍寶,官家的人來送訊息那還有假,更何況這是一份多麼天大的訊息,一旦搶先報道,定會引起山呼海嘯般的風潮,對一份報紙來說這就是千載難逢的好訊息,他們想都沒想刊登在第二天的報紙上。

這一天註定是那桐的受難日,天津街頭的大小報紙被全部售空,那桐貪腐的訊息被傳得沸沸揚揚,就像汽油一般都不需要加熱就瞬間爆炸起來,儘管報紙上的資料並不十分妥切,但輿論就是這樣,某個話題一旦被炒熱,吸引眼球的目的就達到了。

訊息傳來,那桐大發雷霆,他將下人買來的報紙撕掉的粉碎,拍著桌子大聲叫罵沒良心的報紙,輿論的風潮像刀子一般把他割得千瘡百孔,盛怒之下失去理智的那桐由此做出了一生之中最錯誤的決定。

鎮壓!

那桐親自領了幾百個士兵和警察,查封津門各大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