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他們都沒聽過奴隸要住在大人們才住的石頭屋子裡。
“出水了!!”
在另一頭的一個人群中突然暴發出歡呼聲來。
瞬間這一片的一百多人都把頭轉了過去,他們期待的看著那個水井,這是他們自己打的井!有了這口井,以後就不會走十幾里路去小河邊挑水了。而且水井打深些,冬天也不會結冰,也不會幹!
衛始聽到回報,在地圖上標註出來,現在他們已經成功打出了七十八口井,安置的四萬多個奴隸,已經能做到每一個地區都有一口井了。
就像公主說的,在以前的村莊聚居區落戶,不但哪裡有肥地,哪裡的地更適合蓋房子都是現成的,連水源找起來都更方便。
但為了養活這些奴隸,公主花錢如流水,雖然這些錢都是從楊家抄來的,可衛始還是花錢花得心驚膽戰。
這樣下去就像公主說的,哪怕明年,甚至後年,這些奴隸都未必能種出養活他們自己的糧食。
公主偏偏又不用他們打仗,就是白養著他們。
現在他們這些侍人裡面,竟然有人真的以為公主是神女降世。
連他都有些懷疑……至少他沒見過像公主這樣大公無私的人。
話總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要救一城,談何容易?
衛始猶豫了一下,讓人去看一看姜蟠龍在不在,他要前去拜訪。
在姜蟠龍來的時候,他們都不打算接受這個男人。哪怕他是公主的舊識,但只需一眼,他們就能看出來姜蟠龍除了一張臉以外,應該並沒有受過教育。他的形容雖美,卻美得太刻意。
他們本以為會因為這件事和姜蟠龍,甚至公主發生衝突,但沒料到的是公主從一開始就隔開了他們和姜蟠龍,不讓他們見面,也不讓他們打交道。
在衛始領一城內務,衛開去帶兵,莫言掌管城防後,他們更是沒有心思去管一個腦袋空空的美人。
結果不到兩個月,他們就發現已經無法再忽視姜蟠龍了。
不是因為他的容貌,也不是因為那一包毒藥。
而是因為公主的安排。
一開始,公主讓姜蟠龍和姜龍涎去見商人,他們也覺得很合適。畢竟讓他們去跟商人虛與委蛇,哪怕是暫時的也讓他們難以放下架子。這兩人容貌極好,出身也與商人相配,在一塊不是正好嗎?
直到公主改遼城為商城,制定商籍,要以商興城後,衛始才察覺到公主的打算。
可他又不能反對。因為這是一個能極快積累財富,振興商城,令公主快速壯大起來的好辦法。
他們想不出第二個比這個更好的辦法,又有什麼資格反對?
於是,他這個花錢的人,或者說他們這一群都是花錢的人,而姜蟠龍是賺錢的人——
公主用這種方式,讓他們不得不與姜蟠龍和睦相處。當他們遞下臺階後,姜蟠龍也沒有為難他們的意思,兩邊自然而然的成了“一家人”。
第220章 行商
姜姬仍然住在滄海樓,楊雲海的住所現在就是衛始辦公的地方,她給改了個名字:正大光明。
本來,她想小小的惡作劇一下,還想過如果以後這個名字流傳下去會不會引起歷史上的什麼討論。
結果衛始找來木匠以紀字刻了個匾,刻出來卻是“正”、“大”、“光明”、“光明”——光和明是同一個紀字。
於是他們管這裡叫正大皇皇。估計這個名字就算流傳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蟠兒因為要見商人,所以她把整個西院都劃給了他,西牆有門可供出入,還跟西市相鄰,商人們進出很方便。
西院裡有楊雲海以前養他的女人的一個院子,跟他養來準備隨時送出去的女奴不同,這個院子更華麗一點,庭前植有數株綠梅。
姜姬起名金碧館,讓蟠兒就在這裡見商人。
不然這麼好的院子她也不會去住,白放著就浪費了。
蟠兒白天在那裡辦公,晚上還是回來和黃老一起住在滄海樓後面。她就又給黃老重新找了個小跨院,裡面有廚房有水井,讓黃老搬進去,正式成了她的“客人”。
蟠兒還特意為這個謝她。
姜姬道:“我見黃老也親切得很,就像自己的爺爺一樣,你放心讓他住下來。”
蟠兒知道在他拿走毒藥之後,黃老對他就有些失望了。不知公主對他說了什麼,本來想走的黃老又留下來了。
……其實他也是捨不得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