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再跑回通洲的已經是幸運的了,剩下沒能找到回來的路的,都死在半道上了。
但回到城裡也不安全; 城中早就沒了秩序。
有些家族沒有走; 但緊閉家門; 家中父老壯丁都手持棍棒,他們不走多數是想等大王派人來接管通洲,走了; 路上不知會出什麼事,就算真逃到樂城,那也比不上在通洲啊,好歹有家有業。
百姓希望這些沒走的家族能出來主持局面,人都進不去門,守在門口的,敢逗留就打走。
百姓們只得自己苦熬。
有人想把城門關上,不讓外面的流民再進城。可關上了還會有人開啟,每一日都有人逃,零零星星十幾個、幾十個人。城門關關,開開,最終被人把城門栓給卸下來了。
萬幸沒人把城門給卸一扇下來偷走。
城門再也關不住,這通洲的人自然就無法安枕,於是看到馬騰帶兵來了,不但不以為苦,反倒奔走相告,歡慶鼓舞。
馬騰還沒進城,酬軍的糧草錢物都準備好了,現成的大房子也騰了好幾座,恭迎馬騰帶兵進城。
馬騰進城當日,就有城中富戶、著姓擺了一桌豐盛的宴席,席上問兩個問題:將軍還走嗎?大王知道通洲的事了嗎?洪家這賊子帶全家逃了,請大王治洪家的罪,再選賢能來任通洲太守。
一群人拜在馬騰腳下,他不答應就不肯起來。馬騰就答應回去後一定面見將軍,求將軍向大王稟明通洲此事,嚴懲洪氏,另選賢良。
馬騰也對通洲提了要求,第一,先把城門修了,第二,還請諸位鄉賢約束城中百姓;第三,收斂城中、城外棄屍,於城外挖深坑焚燒後深埋。
這是要徵丁。
但也沒辦法,通洲的人答應了下來,就開始修城門;叫來各姓、各家族長,約束各族,不得犯軍,不得鬧事;最後老弱在城中撿屍,青壯去城外挖坑。
馬騰親眼看著棄屍都燒成灰了,埋到土裡去了,再將選出來的老弱與青壯都拉到城外荒地,讓他們墾荒,種黃豆。
然後帶兵繼續往袁洲去。
袁洲的情況比通洲好得多,因為柳家沒有逃。
聽說馬騰帶兵從通洲過來,柳家帶著酬軍的糧草迎出五十里,見到馬騰後,也是客客氣氣,幾近低聲下氣。
馬騰到了袁洲,確實看到一片狼藉,但平心而論,袁洲的現狀比通洲好得多。
雖然也是遍地哀鴻,但百姓悲傷之外並不慌張,街上還有撿屍的人,柳家的跟在馬旁細心的說:“屍首擺在街上未免不雅觀,拾走後讓人畫影圖形再下葬。”
以備家人在災後前來認親。
馬騰道:“現在這個天氣,屍首還是燒掉的好。”
柳家道:“都是要燒的,不然也沒那麼多地方葬啊。”
燒了人只需要一個陶甕就行了。
柳家這麼好,馬騰也沒有耽誤正事。他對柳家說,他要護送柳家的人到樂城去領受大王的恩賞。
因為柳家做事很不錯,所以大王要賞。
柳家的人大概以為這是一條斷頭路,哭哭泣泣的,先求馬騰說能不能留下幾個幼小的孩子?
馬騰不許。
又問能不能留下女眷?至少放女眷一條生路。
馬騰這回點頭許了。
柳家就生離死別了一番後,男丁都被“護送”走了,他們前腳走,後腳,馬騰就命人造車。
袁洲本來的車早在逃難時都被人帶走完了,柳家原本不缺車,現在也不剩幾輛。
柳家剩下的都是婦孺,只得命管家聽命行事。管家千辛萬苦造了車,每天回家給家中的老太太、太太說馬家軍把青壯都給徵用了,正在清河泥。
把半倒不倒的屋子都推了,還能用的磚木都撿出來,堆在了空地上。
商人送糧食來了,每天外面都煮鼎食送給百姓們吃。
柳家的老太太、太太們都慶幸,這馬將軍是個好人,那被馬將軍送走的家裡的男人們應該……也會平安吧?
馬騰又“不得已”娶了柳家兩女為妻妾,此時車造好了,他就催柳家的女眷們也乘車出發,去追前面走了的柳家男人們。
他的新妻與新妾都嚶嚶哭泣:“你莫不是佔完了我們姐妹的便宜,就要送我家人去死嗎?”馬騰一手摟一個,親完這個親那個,道:“我怎麼捨得?放心,放心。”
說完毫不容情的把女人們也給推到車上送走了。連他新娶的兩女都交心腹帶回樂城。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