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嘿嘿一笑:“很簡單啊,有能力的都當官了,沒有能力的做百姓。稍微有一點能力的當兵。如此自然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還能這樣……
常林等人真的是呆若木雞,這樣的國家,根本就沒有任何自由可言啊!把一個諾大的國家,生生當成了一個另類的門派來管理了。怪不得當初李元明說,劉國都是瘋子,法家的人也是瘋子。
這樣的人和這樣的思想,真的適合安陽嗎?
不用說,這一刻,這樣的想法在每一個安陽士兵的心頭泛起。但最終,三艘鐵甲艦還是向南方航行了。
六十多公里,確實很近了;談話結束,路程也走完。
老遠的,就看到劉國和晉國完全不一樣的海邊。那裡有一片片鹽田,整齊的劃分,頗有一種標準化的美感;此外,還有五個一隊的百姓在鹽田上來回巡邏。
同樣的步伐、同樣的速度、同樣的衣著,比青雲山谷中的工匠工人們還要整齊。
“似乎,真有些不同!”常林若有所思,“雖然聽上去這樣的國家很恐怖,但似乎也有可取之處,否則法家的思想不會被採納。而劉國,也不會成為一個強國!”
是的,劉國是一個強國,讓晉國都不敢招惹。
只是,三艘鐵甲艦來到,自然引起了岸邊人的關注和驚訝。(未完待續。)
第一九七章 被驅逐的天才
劉國、帝都,荊州。荊州的名字來源於“篳路藍縷,於荊棘叢生之地開闢新州”的縮寫。這是當年法家思想草創時候的見證。
如今,在法家思想的治理下,偌大的劉國,前所未有的強大,而且似乎還有無窮的未來。
當常林三艘鐵甲艦來到劉國海邊時,劉國朝堂上正在進行一場討論。劉國年輕人的代表、被公認為天才的、公孫無傷,正在侃侃而談。
“陛下,現在的劉國看似強盛,實則已經禍藏其間。”
劉國太師當即反對,“現在的劉國很好,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已經如此治理國家三千多年,如果有問題,還能等到現在?”
太師的話立即得到了太多的支援。是啊,如果有問題,劉國怎麼可能平安發展三千多年呢。既然三千多年都沒有出問題,就只說明一個結果——根本就沒有問題啊!
什麼叫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就是啊!
公孫無傷話語鏗鏘有力,“陛下,或許過去沒有問題,但眼下卻出現問題了,那就是,從北方傳來的工商興國的思想,為我們帶來了新的變化。如果我們不能將這新的思想吸收、加以利用……”
“閉嘴!”公孫無傷的話沒說完,劉國的太尉也開口了,“你是在為那些商人說項吧。你知道我們劉國的根本策略嗎?
不知道的話我說給你聽聽:以法為綱,將整個國家牢牢的團結起來,也將整個國家的運道都集中在陛下一人身上。
你說要工商興國,這是讓將劉國分崩離析啊。”
公孫無傷憤怒轉頭看向太尉:“大人這話說的就有問題了,難道現在我們國家內就沒有商人嗎?況且過去我們雖然嚴法治國,但國內卻多有怨言。如今暗濤洶湧,百姓怨聲載道,想要逃離勞役的百姓越來越多。
經過三千多年的積累,百姓……”
“你是在為百姓說話?”宰相也開口了。如此,劉國朝堂上的三公集體反對公孫無傷的言論,這結論也差不多可以定下來了。
公孫無傷環顧四周,忽然抬頭看向皇帝,“陛下,劉國已經到了必須要變革的時候,否則國家將危!”
“危言聳聽!”宰相語氣嚴厲,“一些百姓能有多大的作為。論修為,比不上士兵。哪怕是十萬百姓造反,派一千築基期高手,也能屠殺乾淨!這些賤民根本就不用在乎,敢亂動的,都給我殺了!殺多了,自然就沒有造反的了。”
太師也立即贊同:“不錯!敢造反的就要鎮壓,造反嚴重的誅三族、甚至九族。不需要在乎百姓的死活,修行高手才是根本。只要將所有的修行高手拉攏、安排官位,我們就能牢牢的掌握劉國。百姓,不足一哂!”
太尉也冷笑一聲,“我劉國有百萬大軍,十萬築基期高手。誰敢造反!”
公孫無傷卻也是火了,“敢問太尉,你可是依法治軍?”
“當然!”太尉毫不猶豫的回答,其實也沒有第二種回答方式了。
公孫無傷忽然冷笑一聲,“敢問太尉,軍中築基後期有幾人?築基中期的、築基初期的有幾人?有多少人即將築基?有多少傷